找准“深水区”改革关键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勾勒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是今后一个时期开展工作必须围绕的大局、把握的大势。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需要以新理念引领发展、推动改革;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任务,更需要新闻出版业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乘势而为,精准发力,深化改革。
分类推进国企深化改革
《规划纲要》指出,“推动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落实好这一要求,就要结合出版业实际,不断深化已转制出版单位的改革,尤其要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在国有企业改革大框架下,结合不同出版企业的战略定位、功能作用及其改革发展现状,根据主营业务和核心业务范围,进一步界定类别,区别对待,分类施策。
加快推动已转制出版单位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着眼导向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完善出版企业业绩综合考核机制,着手研究制定图书、音像电子、报纸、期刊、新华书店及网络文学等出版发行企业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办法,推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抓紧制定出台有关实施办法,推动突出文化特色和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结合。既要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方式,使党委成员进入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党委书记兼任董事长,切实履行内容导向管理第一责任人职责;又要明确设立方式、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编辑委员会等内容把关专门机构,强化总编辑等内容把关岗位职责,对涉及内容导向问题事项,行使否决权,并开展国有出版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
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规划纲要》指出,“推动文化企业兼并重组”。落实好这一要求,就要加快推动中央和地方出版传媒集团与影视、演艺企业交叉持股或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符合条件的出版传媒企业尽快上市,打造出版传媒航空母舰和走出去旗舰,力争出现进入全球出版企业排名前几位的出版传媒集团,使出版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期间,涌现出真正意义上的“三跨”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十几家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均超百亿元的“双百亿”出版传媒集团,市值过500亿元、过千亿元的上市出版传媒公司,都是可以值得期待的。同时,推动党政部门逐步与所主管主办的出版社和非时政类报刊社等企业脱钩,探索建立出版传媒集团以资本为纽带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模式,开展国有控股上市出版传媒公司股权激励试点。
大力推进融合发展
《规划纲要》指出,“建设现代传媒体系”。落实好这一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动出版融合发展。
出版融合发展是传统出版单位革新图存的关键抉择。出版单位要主动、创造性地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部署及总局会同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变革,发挥、运用内容和技术优势,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平台、渠道、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占领网上和网下两个阵地。
进一步完善全媒体、立体化出版运行方式,加快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全面实现由“+”到“融”的转变。努力在“十三五”期间,建成若干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确立一批示范单位、示范项目、示范基地(园区),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出版机构,建设若干家具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出版传媒集团。
用好用活社会资本
《规划纲要》指出,“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落实好这一要求,就要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在构建现代出版市场体系上实现新突破。
在现有试点企业基础上,深入开展好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参与对外专项出版业务试点。经过前期走访调研,在网络文学企业开展特殊管理股试点。在坚持出版权特许经营前提下,制定制作和出版分开的实施办法,适时开展试点。鼓励支持各类资本投资设立小微出版服务企业,扶持“专、精、特、新”小微出版服务企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出版企业利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