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精准扶贫让9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31.12.2015  09:54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推动“三山一滩”(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和黄河滩区)区域发展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把带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凝神聚力,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值得骄傲的成绩单:

        2011年至2014年,全省累计实现55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4.2%下降到7.1%;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443.87元增加到7838.44元,增长43.99%,年均增长12.92%。“今年河南省有望再实现12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张继敬说。全省扶贫信息系统监测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已有97万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精准扶贫,找准穷根对症下药

        “以前扶贫物资家家都有份,一碗水端平,不分贫富,现在村干部入户调查,连外出打工的村民都要打电话登记情况,还要通过公示确定身份。”12月10日,桐柏县大河镇上河村贫困户田全有说。在该村村委大门口的宣传栏上,醒目地公示着村里51户163名贫困群众名单。

        要“扶真贫”,就要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找准“穷”根,盘清家底,对症施策。2014年,全省共组织7.9万余名各级干部、1.2万多名志愿者参与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工作,努力把每一个贫困群众都识别出来,为精准扶贫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将各类专项扶贫项目集中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力求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结合财政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的形势需要,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河南省财政专项扶贫项目管理办法》,促进扶贫项目规范管理、精准管理,使扶贫资金使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实现“真扶贫”,就要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拥有自主发展和自力更生的能力。河南省按照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增收到户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等扶持措施,在24个贫困县开展旅游、电商、光伏等新业态产业扶贫试点,调整优化贫困地区产业结构,支持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让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那些自然条件的确恶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区怎么办?河南省对深山区生存条件恶劣、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成本太高的贫困群众,集中力量实施扶贫搬迁。来自省扶贫办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南省共实现易地搬迁扶贫超过53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让他们融入了城镇化、工业化的大潮,为贫困群众就业致富夯实了基础。

        齐心协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扶贫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需要发挥多方合力,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市场手段,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引导和支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近年来,河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履职尽责,发挥引导、组织和协调作用,部门发挥行业扶贫作用,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民营企业在自愿和力所能及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

        专项扶贫投入持续加大。“十二五”时期,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扶贫投入逐年增加,其中中央、省两级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7亿多元,年均增长19.38%。

        行业扶贫力量不断聚合。各有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贫困地区倾斜,为贫困地区发展、贫困群众脱贫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社会扶贫潜力充分挖掘。对全省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建档立卡贫困村、艾滋病防治帮扶重点村落实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夯实基层基础,推进精准扶贫。今年8月份,省直机关派出的221名副处级以上官员,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到岗。此外,省市县三级共派出下村帮扶干部达到1.2万名。24个中央直属单位也派人进驻到31个重点扶贫开发县进行帮扶。除此以外,河南省还深入开展驻豫部队参与“三山一滩”扶贫开发行动;组织开展“扶贫日”、“千企帮千村”、“村企共建扶贫工程”等活动,多形式搭建服务平台;持续有效开展“金秋助学”、“爱心包裹”、“同心康福”、“同心行动”、“村企共建扶贫工程”等品牌扶贫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以来,全省累计向贫困地区投入社会事业资金超过483亿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超过505亿元,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等农业资金超过150亿元,以工代赈资金超过20亿元,建设了一大批交通、水利及农村安全饮水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三山一滩”是河南省扶贫的重点区域。在多方合力之下,2014年,“三山一滩”地区共完成搬迁扶贫1.37万户5.16万人,完成整村推进村794个,完成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14.9万人,发展各类产业带动贫困农户就业18万多户,实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

        创新机制,扶贫开发走新路

        社旗县整合各部门资源和社会力量实施“整村推进”,实现水、电、路、气、房、环境改善到农家和农民增收等“六到一增”任务,夯实基础,提升脱贫内生动力;陕县曲村在进行地坑院修复改造过程中,除了整合各项资金1170万元,还撬动了社会资金1850万元,让村里旧貌换新颜;台前县以“互联网+”为手段,大力培育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促进特色产品走出去、名优产品引进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基层涌现的创新活力,与扶贫机制改革创新不无关系。去年4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多方面的扶贫机制改革任务。

        考核不再唯GDP。过去,许多贫困县党政领导被GDP所束缚,精力难以放在扶贫开发上,贫困县考核机制的改革为他们彻底“松绑”。河南省出台《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暨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试行)》,明确扶贫开发占60%考核比重,经济社会发展占40%考核比重,对考核结果排名靠后的采取约谈、不得评为优秀、督促整改等惩罚措施。贫困县党政主要领导不完成脱贫任务不换岗、先完成脱贫任务可重用受表彰。省政府还专门召开高规格的贫困县考核评价办法培训会,各贫困县在会上签订了减贫责任书。

        “指挥棒”方向一变,有效激发了基层推进扶贫开发的活力和动力。各市县落实扶贫开发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53个贫困县均出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制定了脱贫摘帽的时间表、路线图,兰考、滑县等省直管县提出要率先脱贫,为全省树立标杆,扶贫开发工作出现了你追我赶、明争暗赛的局面。

        想贷款,却苦于缺乏抵押物,这是许多贫困户面临的困境。河南省扶贫工作积极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加强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支持,推广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林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

        河南省还进行了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权、财政扶贫项目审批权的改革,把这些权力全部下放到县,使各县在使用资金、安排项目时可以更加灵活,更加精准。

        回眸“十二五”扶贫开发成绩斐然,展望“十三五”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到2014年底,河南省还有8103个贫困村、576万贫困人口。其中“三山一滩”地区有贫困村5452个,占总数的67.3%。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原大地上,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全面奔小康的脚步有力铿锵!

        ■专家点评

        拔“穷根”要“精准”

        □郑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任广乾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收入分配差距明显缩小,扶贫对象大幅度减少”的新要求。“精准扶贫,拔掉穷根”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必要方式。

        近年来,河南省从实际出发,大力开展扶贫攻坚,实现了大水漫灌式扶贫向精准扶贫的转变。利用“三山一滩”群众脱贫工程,推进了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等深山区以及黄河滩区扶贫攻坚,实现了扶贫对象的精准化;通过定向劳动力转移、支持贫困地区开展特色产业、推动不具备开发发展条件贫困地区村庄居民整体搬迁脱贫等方式,实现了扶贫措施的精准化;利用农村合作社开展金融支持,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完善贫困乡村的教育基础设施,整合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保障扶贫资源多元化,实现了扶贫资源配置的精准化。通过扶贫工作的精准化,河南省扶贫工作逐步进入精耕细作阶段,有针对性地消除贫困根源,拔掉穷根子,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保驾护航。

        经济快速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动机,而有效率的扶贫则是维护这台发动机正常运转的支撑。扶贫的精准化是解决部分地区穷根子的良方,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起到立竿见影且持续长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