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我省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回眸 扶贫“组合拳”助力农民增收
“现在正是做红薯粉条的季节,俺一个月能挣近2000元。”12月22日,舞阳县辛安镇吴堂村农民吴尧欣一边忙活一边告诉记者。
老吴是村里的贫困户。得益于“电商扶贫”政策的支持,村里的能人吴波宏开起了淘宝网店,把红薯粉条等特色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带动了村里近百人从事相关加工业务,其中像老吴这样的贫困人口就有20多人。
“通过电商扶贫,提供‘线上’与‘线下’产业融合的机会,发展特色产业,可以为农村贫困群众带来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县扶贫办副主任蒋志华说,舞阳县104个贫困村中,已经建成了34个村级淘宝服务站点。
电商扶贫,是我省推进扶贫开发、提高农民收入打出的“组合拳”中的一式。截至2014年年底,全省共有贫困县53个,贫困村8103个,农村贫困人口576万人。为此,我省打出系列“组合拳”,通过“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
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黄河滩区“三山一滩”地区农村贫困人口集中,脱贫任务繁重。为了改变这种“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现状,我省大力推进易地搬迁扶贫,帮助贫困群众搬出穷窝,斩断穷根。
“搬到社区里,孩子上学特别方便。”陕县菜园乡草店村村民水米段说,以前居住分散,几个村子才有一所小学;如今搬到政府建设的扶贫搬迁社区,卫生室、老年公寓、文体中心一应俱全,孩子出门不远就是学校,自己也在附近找到了活干,日子越过越有劲儿。
像水米段一样,我省今年共有6万名农村贫困群众搬出了自然条件恶劣的深石山区,开始了脱贫奔小康的新生活。
对于农业大省河南而言,6000万农民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短板”,而水库移民可谓“短板”中的“短板”。我省共有水库移民203万人,其中列入国家后期扶贫的大中型水库移民167万人。与一般农民增收相比,移民增收是一项更为复杂的社会工程。我省从合力帮扶、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着手,既输血又造血,既扶贫又扶智,吹响了移民发展致富的攻坚号角。
截至11月底,丹江口库区208个移民村已建成和在建的移民生产发展项目达787个(不含商业服务业),预计今年移民人均纯收入可达9500元左右。(记者 党文民)
点评
精准脱贫 共享发展
省委政策研究室农村处处长 王民选
民生福祉,民之所望。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一贯所秉持的担当。
2015年,我省通过“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扶贫,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输血”为“造血”,在贫困地区脱帽,贫困人口脱贫和库区移民增收致富、安居乐业等方面,成效显著,成绩可喜。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是全国贫困人口超过500万的五个省份之一,贫困人口众多,积贫历史较长、脱贫任务异常繁重;库区移民公共服务多元化诉求与村级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等方面的矛盾也较突出。脱贫攻坚越往后越难,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鼓起“钱袋子”。致贫原因各有不同,脱贫也不能因袭一个模式,应因地制宜、多种途径、多样措施、多项保障,探索出切合省情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
链接
脱贫增收步伐稳健
2015年,我省已完成对121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工程,实施了水、电、路、讯、房、环境改善到农家、农户增收致富“六到一增”工程。截至11月30日,全省已累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补贴14.6万人,带动35万贫困农民脱贫增收。预计到年底,可完成培训补贴人数15.8万人。据省调查总队调查,全省前三季度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38元,同比增长10.4%。
扶贫离不开“扶智”。2015年,我省积极为“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提供人才支持。全省共招聘1.24万名优秀大学毕业生为特岗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上岗任教;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0个(项)以上。省文化厅也组派800名文化工作者到县以下文化单位开展帮扶工作。(记者 党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