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执法人员边扶跌倒老人边录像 称为保护自己

30.05.2014  12:37
  本报记者核实报道:八旬老人突然在路边摔倒,过往10余名路人没人上前帮忙。
  
  随后,四名正好路过此处的行政执法人员将老人扶起,并将整个对话和扶老人的过程用手机录了下来。
  
  所幸,老人到医院检查后,并无大碍。
  
  老人摔倒10多分钟没人扶
  
  事发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36-4号楼附近,86岁的陈大爷的女儿向记者讲述了事发经过:昨日上午10时40分许,陈大爷出去买报纸,在回家途中忽然右腿发软,脑袋迷糊,想用手扶树,但是来不及了,一下子摔在了地上。
  
  附近一家饭店老板乔女士说,“老人摔倒之后能有10多分钟,大概有10多个人路过,有的人过来看一眼后就离开了,后来还有10多个人围着老人看,但始终没有人去扶老人。
  
  行政执法扶老人录下全程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到沈阳市皇姑区首府新区北塔执法局,当时参与扶老人的共有四名行政执法人员。
  
  执法人员王承功回忆,当时他们开车巡视,在路边看到有名老人脸朝天躺在地上,周围还有人围观,“我们下车之后,老人躺着对我们说,‘我没啥事,帮我扶起来,我起不来,自己腿不好摔倒了。’
  
  随后,执法人员郭兴东和王桂东将老人扶起。与此同时,另外一名执法人员李振将整个对话和扶老人的过程录了下来。
  
  后来,王承功回到车内取来一瓶矿泉水递给老人。乔女士又送过来一把椅子,并将老人扶到阴凉处坐下。“当时扶起老人之后,他手和胳膊都能动,但右腿站不住了。”乔女士说。
  
  在行政执法人员提供的录像中显示,执法人员询问是否需要拨打120,老人回答说不用。
  
  随后,执法人员将老人扶起,并询问老人子女的电话,同时告知老人先别着急,如果没事就先歇一会。“当时老人可能是有些摔蒙了,没说家人的电话,后来大约10分钟后老人说出女儿的电话。”王承功说,他们一直在原地等候,老人女儿陈女士40分钟后赶到。
  
  老人后脑磕出大包
  
  家属:没有想讹任何人
  
  昨日16时30分许,记者联系到老人的女儿陈女士。陈女士称,自己正在医院给老人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老人后脑磕出一个大包,但没有生命危险。
  
  陈女士表示:“我当时去了之后,并没有想讹任何人,到现场了解情况之后还很感谢那四名执法人员,谢谢他们帮助我父亲,给我打电话。”对于当时很多人路过和围观,没人上前扶老人,陈女士说以前也听说过有人在路边摔倒没有人扶,怕被讹,前几天,她家小区里也有一个老人摔倒没有人扶。所以,行政执法队员扶起自己的父亲,她是非常感激的。
  
  陈女士说,到医院检查后,老人无大碍。
  
  亲历者说
  
  “录像是为保护自己,也算留个证据
  
  对于扶人时录像,执法人员王承功说,当时也是为了保护自己,万一老人出事,旁边又没有人作证怎么办。
  
  执法队员王桂东说:“我当时没想太多,就是想过去看看人什么情况,是不是需要帮助。”郭兴东告诉记者,“我们都是平常老百姓,要是被讹了,也不好办。
  
  “我当时也想了,对于扶不扶老人也有点不知所措了,后来我就告诉李振用手机录像,然后咱们再去扶老人。虽然扶老人是好事,但是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保护。”郭兴东说。执法队员李振说:“把从一开始的对话,和整个扶人的过程录了下来,也算留个证据。
  
  社会学家
  
  4个人一起扶老人 没必要录像
  
  对于“扶不扶”这个社会话题,记者采访了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王立波。王教授认为,首先,4名行政执法人员扶老人的做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无可批责。不过对于扶人过程中录像一事,完全可以不用这样做,因为4名执法人员在现场彼此都可以作证,不用有这方面的顾虑。
  
  王立波表示,这件事一方面说明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降低,另一方面值得我们思考的还是老人的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险等方面还不健全。但是还应该倡导助人为乐,而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现象也一定会有所改善。(本报记者 华商响网实习记者 董行 记者 王宇)
  
  调查显示
  
  84.9%受访人存在“扶老人”道德焦虑
  
  如果遇到老人倒地,公众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在有139010人自发参与的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中,55.6%的人选择直接走开,23.4%的人选择留下证据或找到证人后再扶,12.6%的人选择拨打110并等待,仅有5.4%的人选择毫不犹豫主动扶起来。87.4%的受访者表示“扶老人”的道德焦虑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84.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就存在“扶老人”的道德焦虑,扶不扶老人很纠结。调查中,28.1%的受访者认同,虽然扶老人事件被吵得沸沸扬扬,但是日常生活中遇到老人倒地,冷眼旁观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会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