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奖、打折、送礼品……郑州商家越来越会“过节”了

12.11.2018  08:01

  每年一进入12月份,走在郑州街头,就不时会看到商场、酒店前装饰的五彩缤纷的圣诞树,慈祥的“圣诞老人”也会和路人打着招呼。眼前的一切都告诉你:圣诞节快来了。

郑州人过“洋节”,是从上世纪90年代逐渐兴起的,那时候,这种新鲜节日着实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商家也借此动起了脑筋。

回忆

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鲜节日,在年轻人群里很受欢迎

“那时候,每到圣诞节,学校里就流行送圣诞卡。”1997年,还在郑州八中上学的李先生说,圣诞卡上写上祝福的话语,包装精美,送给关系要好的同学。

在大学生群体中,除了送圣诞卡,在平安夜送苹果也很“时髦”。“一部分送给朋友,更多的是借此机会送给喜欢的人。”当时在郑州读大学的梁女士说。

正是瞅准这些商机,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文具店卖起了各式各样的圣诞卡,生意异常火爆。据一位文具店老板回忆,他卖圣诞卡大概是在1997年前后,一张进价几毛钱的圣诞卡能卖到数元,半个多月的利润能达上千元。

谈及圣诞卡在学生中间流行的原因,这位老板说,元旦、春节这些节日以贺岁、拜年为主,而西方的圣诞节加入了爱心、责任等内涵,与学生青春浪漫的特性相符,也容易通过圣诞卡上的贺词表现出来。

从此以后,“圣诞热”准时会在每年的12月到来,圣诞节送的贺卡,年年推陈出新,平安夜送的苹果,有些换成了“苹果”手机。圣诞节的风头,在郑州年轻人群体中甚至盖过了元旦。

发展

传统节日带来的商机,让节日衍生品热卖

对于“圣诞热”,市民普遍认为,它与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更不可能代替春节、元旦等。“春节、重阳节这些节日更注重家庭内部,是上千年的中华文明积淀而成的,无可替代。”一位市民说,圣诞节在中国,更多的是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

当然,圣诞节发展到今日,更多的是被商业、娱乐等行业拿来当噱头,做起了商业营销。

近些年,只要进入12月,各大商场就会打出圣诞节活动预告,打折、送礼品等,虽没有“双11”火爆,但仍被不少顾客当作年内最后一次血拼的机会。网购平台圣诞节前夕也纷纷推出打折促销活动,吸引顾客。

圣诞节不放假,夜晚短暂的相聚时光显得尤为珍贵。平安夜、圣诞节当晚,街头最热闹的要数餐厅、酒吧这些休闲娱乐场所了。这些地方也都适时推出圣诞题材的娱乐套餐,并配合抽奖、打折、送礼品等手段吸引顾客。

“这正符合了中国人在节日与朋友欢聚、自娱自乐的喜好。”郑州一家音乐餐厅的负责人陈先生说,像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节”,在带来新鲜事物的同时,也给予商业巨大的开发空间。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持续火热,其中也充满了商机。

在今年中秋节前,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月饼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月饼产品已经基本回归传统食品和文化载体的自然属性,产量稳步增长,利润率稳定适中。而近些年伴随着中秋节、国庆节大火的大闸蟹成为餐桌上的“新宠”。某大型网购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三年以来大闸蟹销售额呈现翻倍增长的态势。

此外,不难发现,在元宵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前,元宵、粽子始终是超市、网店的热卖品,商家每年也会在保留住经典之外,推出新口味,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链接】

这些节日,你都为TA买过哪些礼物?

情人节:

2月14日,男女在这一天互送表达爱意及友好的礼物。

母亲节: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而设的一个节日。

父亲节: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为表达孩子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而设立的一个节日。

河南商报记者 崔文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