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河南艺术名家重回朝阳沟

09.12.2014  14:04

河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艺术创作基地采风座谈会召开

赵素萍出席并讲话

12月4日,在冬日的暖阳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艺术创作基地采风座谈会在登封市大冶镇朝阳沟村召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真正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人民群众中汲取艺术营养,寻找创作灵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

座谈会前,赵素萍带领艺术家们走访当地群众,了解当年杨兰春创作豫剧《朝阳沟》的详细过程和感人故事,并参观了杨兰春文化园,向杨兰春墓敬献了花篮。

座谈会上,各位艺术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踊跃发言、畅谈感受。在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赵素萍说,到了这个地方,就可以知道什么是人民的艺术家,什么是世代相传不朽的艺术。正因为杨兰春深深植根人民、热爱人民,才创作出如此经久不衰的艺术作品。

赵素萍强调,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解决好创作“”的问题,坚定立场方向,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反映光明向上的时代追求;要解决好创作“”的问题,到群众中去挖掘智慧、去体验感悟生活,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解决好创作“”的问题,静下心来、力戒浮躁,潜心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要解决好创作“”的问题,在立好“”、找对“”、提高“”的基础上,反映时代真正的主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当天下午,在朝阳沟村,赵素萍还与当地群众一起现场观看了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重回朝阳沟——河南省艺术名家走基层专场演出”。省直部分知名表演艺术家和《朝阳沟》老中青三代演员纷纷登台献艺,优美的唱腔、经典的唱段,不断将演出推向高潮,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跨越时代的精神回响

——我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艺术创作基地采风活动侧记

走一道岭来翻过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12月4日,一个碧空如洗的冬日,登封大冶镇朝阳沟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他们中大多数是我省知名的艺术家,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带领,重新走进朝阳沟,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艺术创作基地采风活动,重温经典创作之路,接受艺术精神洗礼。

农家院里的“情感记忆

宽敞整洁的水泥路随着起伏的山势向村中延伸,道路两侧太阳能路灯上醒目的脸谱标识使整个村庄充满浓郁的戏剧色彩。

这个宁静的村落,因现代豫剧经典《朝阳沟》的世代传唱而声名远播。至今,朝阳沟的村民们都深深喜爱着这部作品,都无不念叨着一个人——剧作家杨兰春先生。

当年杨兰春深入生活创作《朝阳沟》的故事,村民们都能说上一二。活动中,艺术家们重走杨兰春创作之路,特意到他下乡时居住过的农户家里走访,倾听那段难以忘怀的“情感记忆”。

这得从1957年正月十四说起……”66岁的村民赵同庆清晰地记得杨兰春来村里的日子,“正月十五‘雪打灯’,他是头一天来的,我记得可清。

村民们跟艺术家们围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回想着杨兰春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往昔岁月。“白天跟老百姓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就点上煤油灯搞创作,写写想想,还拍着‘不老盖儿’(膝盖)哼哼。”赵同庆回忆道。

前腿那个弓,后腿那个蹬……你听听,多富有生活气息。”剧作家姚金成不由地插起话来,“没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写不出这么鲜活的语言。

说起《朝阳沟》好,不善言辞的村民们用一句话就戳到了点上,“很切合实际”。1963年,杨兰春带着省豫剧三团的演员们到村里跟剧中的原型人物“结对子”,一起劳作、一起生活,学老百姓咋走路,学老百姓咋说话,历经三个多月的生活体验与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

一段不解之缘由此建立,朝阳沟村便成了省豫剧三团的艺术创作基地,三团成了老百姓心中“永远不走的队伍”。几十年来,一拨又一拨的演员来此体验生活、锤炼角色。经过这种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反复打磨,演员们扮演得更加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这也正是《朝阳沟》久演不衰,老百姓久听不烦、久看不厌的原因。”69岁的朝阳沟村民冯书太谈起《朝阳沟》总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们还组织村民自发成立了朝阳沟豫剧团,活跃在基层大地,将豫剧文化“”进群众心中。

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真情。农家院里不时传出阵阵笑语,回荡在山村上空……

座谈会上的“心里话

在朝阳沟森林公园的陈家窑林区——朝阳沟村的西北部,依山就势坐落着杨兰春文化园。园区坐北朝南,最高处是先生墓,村民为其立碑树撰;最下面的白色玻璃钢制作的雕像,取材于先生晚年的一幅工作照,专注慈祥。

参观完文化园、拜祭先生之后,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艺术创作基地采风座谈会上,艺术家们结合一路的所听所看所思踊跃发言、吐露心声。

短篇不隔夜,中篇不隔周,长篇不隔月。”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用这句话道出人民群众对艺术界一些现象的不满,“杨兰春先生在农村蹲了一年多,才写出了不朽名篇《朝阳沟》,这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艺术追求,永远值得后辈艺术家们学习。

姚金成从事剧本创作就深受杨兰春为代表的一代人的优秀作品的影响。他说,所有好的创作都是生命体验的分泌物,只有像杨兰春先生一样,从人民生活中汲取营养、汲取灵感、汲取激情,才能书写出那么有生命力的精品。

一路走来,剧作家杨林深受震撼,他动情地说,杨兰春先生真正做到了根扎在泥土里,枝丫伸到天上,最终叶落归根。这是一种互通的关系:泥土养育了大树,大树用浓荫回报了大地,最终大地又接纳了大树——这也正是艺术家和人民的关系。

座谈会上,赵素萍一边认真听着大家的发言,一边不时地插话,她说,《朝阳沟》既没有大的制作投入,也没有豪华的布景,但它的魅力就在于源于生活的深厚功力和精益求精的艺术呈现。

这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新的启航。艺术家们无不在对照,在反思:不能在喧嚣的社会中丢失自我,要真正成为人民的艺术家,才会受到人民的尊重。

冬日和煦的阳光斜射进屋内,已过正午时分,大家仍谈兴亦浓,意犹未尽。

朝阳沟》重回朝阳沟

听说下午有“重回朝阳沟——河南省艺术名家走基层专场演出”,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逢人就说,“三团又回来了”。在村民们心中,三团的演员们就像自己的亲人,朝阳沟永远是他们的“娘家”。

露天搭建的舞台,围拢着不顾严寒等待观看的人群。“银环回来了,栓保回来了……”见到剧中的演员,群众忘情地开起玩笑。

演出在《朝阳沟》经典唱段“银环上山”中拉开序幕,随后,省直部分知名表演艺术家和《朝阳沟》老中青三代演员纷纷登台献艺,浓浓的乡音、熟悉的腔调,冬日里的朝阳沟顿时涌动着丝丝暖意。

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心里话……”已是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高洁、杨华瑞、柳兰芳一登场,掌声就响了起来,乡亲们打着节拍,低声应和着。“她们都是咱老百姓特别熟悉的艺术家,没想到现在一开口,声音还是那么洪亮、好听,真过瘾!”村民们难掩心中的激动和喜悦。

跨越半个多世纪,《朝阳沟》已经融进朝阳沟人的血液里。村民白秋敏告诉记者,“村里好多人的手机铃声就是《朝阳沟》,大人小孩就是不会唱,也都能说上几句。

夕阳西沉,寒气渐浓,演出结束后,人们依旧沉浸其中,迟迟不愿离去。因为,老百姓深爱这样的作品,也呼唤这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