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24日头版刊发:创新运用“四种手段” 支撑经济持续发展 永城市在国土资源管理治理能力上下功夫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永城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行政手段的统领作用、经济手段的撬动作用、市场手段的配置作用、科技手段的引领作用,不断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机制,有效破解了土地经营难题,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提供了强力支撑,为农业现代化厚植了发展潜力,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坚实保障。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0.97亿元,同比增长9.4%,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全省1.2个百分点。1至8月份,境内财政总收入41.76亿元,同比增长28.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74亿元,同比增长14.7%,收入规模居全省第五位、省直管县(市)第二位。特别是今年来全市共实现土地收益13.93亿元,占境内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达到61%,有力支撑了永城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受到省政府领导充分肯定。
——拆旧复耕达多效。永城市是人口大市,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紧缺,城镇化加速进程中城镇建设用地日趋紧张,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日趋尖锐,耕地占补平衡难度不断加大。近年来,永城市创新工作手段,运用“行政+经济+市场+科技”手段四位一体开展拆旧复耕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乡镇负责、社会参与、收益共享”的拆旧复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一是用足行政手段,抓好协同推进。二是用好经济手段,提高工作效能。激励机制与压力机制并举,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调动乡镇积极性主动性。三是用活市场手段,放大资金效益。充分发挥市场传导调节作用,积极参与拆旧复耕工作。四是用准科技手段,实现核心带动。结合地理信息技术与土地科技创新,带动耕地“三位一体”保护。
——整合涉农资金建良田。为开展土地整治,进行农田提质改造,永城市探索“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统筹使用新机制。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发挥行政手段作用,加强对良田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确定国土资源部门为全市涉农资金整合项目实施责任主体。二是加强部门协作。在涉农资金项目招投标阶段,与各部门签订委托书,将招投标工作全部委托给农业、水利、电力等部门实施,各部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达到“各炒一盘菜、同办一桌席”的效果。三是完善管理机制。建立“统一规划布局,统筹建设资金,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监管考核,统一上图入库”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国土统筹、部门申报、分类实施、成果共享”的管理模式。
——土地收储强支撑。运用“四种手段”,永城市还不断创新土地经营方式,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城市建设,形成以地生财、开源生财、投商引财、社会聚财的多渠道融资格局。一是强化行政措施。坚持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规范了土地交易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秩序,盘活了市区存量土地,促进了城市闲置土地、低效土地的集约利用。二是实施市场化运作。利用“PPP”模式,吸纳社会资金推进城市周边生态环境治理。三是开展战略合作。今年永城市与河南省国土资源开发投资管理中心和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合作开发永城市“沱滨新区”,规划开发面积4.74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
创新运用“四种手段”,使永城市在国土资源管理治理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解决了大量资金需求难题。2015年、2016年共复垦土地24480.89亩,今年已完成拆旧复耕5000余亩。增减挂钩及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欠账全部归还,在省域内交易1.28万亩,实现指标收益16.46亿元。既有效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增加耕地数量,还拓宽了市、乡两级政府收入渠道,为百城提质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用地和资金保障。
二是统筹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了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依托拆旧复耕破冰挺进,积极调控土地供给,控制一级市场,引导市场预期,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提供了要素保障,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必要条件,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
三是助推了生态文明建设。采用“四种手段”,大力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整治工程,着力打造了一批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综合系统工程,有力推动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日月湖、还金湖、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天成牧业系列生态旅游工程,芒砀山地质公园项目等,全方位提升了城市绿化水平,实现了一举达多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