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南启动中职双高工程,建设70所高水平中职院校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樊雪婧
11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今年,我省将启动实施河南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工程(简称"中职双高工程"),一次遴选,实施周期为4年。
根据通知,围绕我省"三区一群"等重大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将立项建设70所左右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10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
建70所高水平中职学校+100个高水平专业群
据了解,"中职双高工程"将重点建设70所左右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和10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围绕我省"三区一群"等重大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重点布局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
根据目标要求,到2022年,列入"中职双高工程"的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群的办学水平、服务能力、社会声誉显著提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百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到2035年,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我省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产教融合 共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根据要求,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共担课程、共编教材、共享师资、共享资源,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学校主动参与供需对接,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实质推进协同育人。
施行校企联合培养、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或企业新型学徒制,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
校企共建中等职业学校系(部)、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工作室、教学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或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等平台。
重点建设1-3个骨干专业群
此外,在专业建设上,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重点建设1-3个骨干专业群,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此外,要求校企共同研制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内容,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
学校建立课程审核、评估、准入和退出机制,按照"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的原则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与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中高职衔接课程。
教学方式线上、线下"双线并进"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分组协作式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等方法。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探索线上、线下"双线并进"的教学方式,借助动画、仿真、虚拟现实(VR)等信息技术创设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定期组织校内优质课教学比赛,健全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
健全师生技能大赛制度,实现学生参与技能大赛全覆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领军人才、大师名匠兼职任教
以"四有好老师"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将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首要依据。
此外,学校加强培养专业群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双师型""一体化"教师,同时可聘请一批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兼职任教。
完善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适应中高端产业和产业中高端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我省产业走向全国产业中高端。
以应用技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
积极扩大全日制学历(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毕业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率、一次就业率、对口就业率稳步提升,用人单位及家长满意率稳步提升。
面向脱贫攻坚主战场,积极吸引贫困地区学生到高水平中职学校就学。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广泛开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领域,开展高质量技能人才培训。
积极主动开展职工继续教育,拓展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来源:大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