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技工被称无影手 神舟五号苏30战机都有他贡献

19.06.2016  12:12
张国华 - 新浪河南
张国华 - 新浪河南
来源: n.sinaimg.cn
张国华 张国华 张国华

  他是新中国第一批卷绕工。

  他以坚守和热爱一次次挑战国外专家,

  创造中国技术工人的传奇。

  从青春到白发,

  已经年过半百的他依然忙碌在一线。

  本期《对话中原》,

  我们与中国第一卷绕工张国华对话。

  张国华,平顶山神马集团帘子布发展公司一名普通的卷绕工。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第一家尼龙66帘子布生产基地在平顶山投产,技校毕业的张国华进厂当了一名卷绕工。那个年代,当工人是很多的向往,是一份荣耀。然而在无数人羡慕的背后,对张国华和他的同事来说,是工作环境的不舒适,工作内容的单调,是体力的付出和精神的坚守。很多人或转岗或放弃,但张国华一直坚守到今天。

  张国华在卷绕工岗位的这35年,也正是中国帘子布生产行业从起步到发展进步、从引进国外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过程。神马帘子布发展公司生产的工业丝,被用作了神舟五号、六号载人航天飞船降落伞的原材料、苏30战机轮胎的骨架材料等。神马集团是米其林、固特异等世界著名轮胎生产企业的长期供应商,产品行销亚、欧、美、非、大洋洲五大洲3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与4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合作、贸易关系。张国华作为参与者、见证者,他的故事和这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紧密相连。35年,张国华在同样的岗位上,经历了企业的四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

  张国华有一个名号叫“无影手”。怎么来的?1981年,张国华刚参加工作,赶上我国引进第一台日本进口尼龙66生产设备。一位叫西村的日本技师当了张国华的师傅,张国华满心希望能学到一些先进技术,然而,他遭遇到的是技术的封锁和对中国工人的不屑,张国华会退缩吗?当然不会。最终在卷绕技术比武中,他比日本师傅快了5秒,“无影手”因此得名。

  张国华还被德国同行誉为“神奇魔术师”,这又是怎么回事?

  他每天在车间行走都在13公里,35年的累加值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一个数字——1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周。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张国华操作法,带来了整个卷绕生产线的工艺、效率、产值的提升。他毫无保留地将技术教授给徒弟,他期待的是整个企业的发展。

  从青春正好到两鬓斑白,张国华在卷绕工这一个岗位上坚守了35年,已经成为国内从事这个岗位时间最长的技术工人。他说,35年的坚守,只为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