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再获丰收 实现十一连增

09.09.2014  11:39
              在粮食连年增产的高起点上,今年我国小麦再获丰收,总产量和单产的增幅均达到8年最高值,成为三大主粮里唯一实现十一年连续增产的作物。

  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全国冬小麦产量达到11989.9万吨,比去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这增加的404.5万吨小麦,按照一个馒头二两来计算,相当于给全国每一个人的餐桌上添加了33个馒头。在十连增的基础上,我国小麦为什么能继续保持增产势头呢?

  事实上,近些年由于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种粮食特别是种小麦的收益远不如从前。为了让种粮农民不吃亏,国家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连续7年稳步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并在2013年秋天就公布每斤增幅6分钱的利好消息,保障了小麦种植面积。

  国家政策保面积,科技服务保单产。近年来,黄淮海地区广泛开展的秸秆还田,让土地变得更加肥沃;全国冬麦区推广覆盖的“一喷三防”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干热风、倒伏等。科技服务作用下,小麦质量普遍提高了,单产也增长了3.6个百分点,达到每亩354.7公斤。

  而在科技支撑作用下,小麦主产区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为了抗旱,河南新增了1000多万亩的水浇地,使得全省在春季降雨偏少的不利条件下仍然大幅增产;为了抢农时,江苏产粮大县阜宁创新收获、播种一条龙服务,把原来半个月的秋收秋种时间缩短为三五天;为了高产攻关,山东德州市的地里修起了高标准的大方田,亩产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一半。一系列科技措施到位,使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的五省小麦合计增产300多万吨,占到全国小麦增量的七成多。

  中央提出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作为三大主粮之一的小麦是必保的。农业部表示,未来要继续完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力争小麦面积稳定在3.4亿亩以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加快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优先改造北纬33度低产区,进一步挖掘小麦增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