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中有我们为它们守候(保护野生动物在行动)

09.09.2015  10:15

在河南省郑州市森林公安局候鸟保护队驻地,一个方舱和两个集装箱就是这里的全部家当。

今年年初,河南省启动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由郑州市森林公安局和中牟县森林公安局14名民警组成“郑州市森林公安局候鸟保护队”,主要负责保护停歇在开封市和中牟县交界处黄河湿地上的迁徙候鸟的安全。

每年12月至次年3月是候鸟大量迁徙的季节。在这个重要时段,14名候鸟保护队队员分成两班,风雨无阻地全天在驻地保护着候鸟的安全。

军衣棉帽成为御寒必需品

中牟县境内的黄河滩区气温不仅比市区低8摄氏度左右,而且风沙大,气候恶劣。

由于滩区远离村庄不便架设电线,在候鸟保护队的简陋驻地,候鸟保护队的队员只能靠两块太阳能充电板勉强维持日常的电量需求。2014年冬天,几场大雪后气温骤降,队员们吃了不少苦头。为了抵御严寒,棉帽和军大衣成为护鸟队队员们工作的必需品。候鸟保护队队长李剑说,室外是冰天雪地,队员们巡防回来后,屋里照样是滴水成冰。晚上气温太低,队员们只能蒙着被子睡觉。一觉醒来,厚厚的棉被竟结出了一层亮晶晶的冰珠。队员们相互调侃说这是老天爷送给他们的“水晶棉被”。

天气晴朗时,太阳能充电板的电量勉强可供电视机使用,这也是在野外工作的队员们的唯一娱乐方式。虽然驻地条件异常艰苦,但队员们却以此为乐。让他们最高兴的是滩区的野生鸟群已逐渐认识他们的巡防车了。李剑说,那些候鸟刚开始看到巡防队带有公安标志的车还会害怕,时间长了,这些鸟看见巡防车也不飞了,有时还会落在车子四周,就像是老朋友一样!队员们用手机近距离拍下候鸟活动的照片传给家人,让家人一起分享亲近自然的幸福和欢乐。

与违法犯罪分子斗智斗勇

2013年1月6日下午,湿冷的小雨伴着飘飞的雪花,天气异常寒冷。

李剑根据接线人的报告,掌握了违法人员李某等人捕猎野生动物的行踪。经过连续半个月的调查和蹲点守候,李剑带领队员们仔细研究了抓捕路线和沿途的地貌,连路上的沟沟坎坎都认真地记在心里。

当时正值傍晚时分,天空飘着的雪又大了,队员们的车行至黄河滩区南段拐角处时陷在淤泥里,无论怎么推,车都不动。凌晨2点的黄河滩区,风雪交加,冒着凛冽的寒风和狂舞的大雪,队员们只好用手扒,在车轮下垫荆条。两个多小时后队员们终于将车从淤泥里抬了出来。而队员们的手已经冻得伸不直了。

为了不惊动目标,队员们把车熄灭,然后在呵气成冰的车上等着目标出现。1个小时过去了,透过远处河边的芦苇,队员们隐约看到两辆摩托车的车灯。可是,没等队员们下车,狡猾的李某好像发现了什么,突然掉转了车头。李剑果断下令全力追捕,经过20分钟的围追堵截,队员们终于抓获了李某等人,并当场缴获猎枪、鸟网等猎鸟工具。

通过全体队员的努力,违法犯罪分子在黄河滩区非法捕猎鸟类的行为已大有收敛。

候鸟保护队的队员们知道,打击非法捕猎野生动物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保护候鸟这根弦要一直紧绷着。

精心呵护只为它们自由飞翔

近年来,中牟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候鸟的数量和种类都在逐年增多。为了解决冬季候鸟觅食难的问题,候鸟保护队一方面动员当地村民在农闲时,用农机将收获后的农田进行翻耕,将一些遗落在田里的红薯和花生作为候鸟的一部分“口粮”;另一方面,每年冬天,保护队都会定期组织民警联合当地的爱鸟协会购买玉米等粮食,投放在候鸟主要聚集地区。

为了救助野生鸟类,保护队员用尽了心思。

候鸟在长途迁徙中,有的会出现伤病,有的在觅食过程中误食了沾有农药的食物。为此,李剑就带着队员们自学鸟类救助知识,每次巡逻的时候他们都背着急救箱,箱里装着解毒针剂、酒精、棉签、绷带等,一旦在巡护中发现或者群众送来受伤、中毒的候鸟,他们会立即进行救治。

几年来,候鸟保护队的队员们已逐渐把中牟黄河湿地打造成了候鸟的安全乐园。“作为森林公安,保护候鸟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保护候鸟工作虽然非常艰苦,但我们感到非常自豪!”李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