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为“城市病”开出系列“药方”

21.06.2017  10:22

中新社 成都6月20日电 (王鹏 刘婷)6月18日至20日,四川省会成都连续出台多条“新政”,瞄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痼疾,对“城市病”开出了“药方”。

资料图:由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公司制造的成都市首条有轨电车蓉2号线机车组亮相,该车采用独立车轮转向架结构,最高运行速度达70公里/小时,载客量定员300人,最大载客量为380人。 中新社 记者 刘忠俊 摄

每天堵在路上两小时。”成都市民吴晓峰20日无奈地告诉记者,虽然刚买车一个月,但他已放弃开车上班。吴晓峰的工作地点位于成都南部高新产业聚集区。每天早上,数万市民潮水般涌向这里,晚上又鱼群般散去,形成了特殊的“潮汐交通”。

潮汐交通背后,是职住不均衡在作祟。”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万小鹏告诉记者,城市空间布局的不完善,造成了市民住所和工作地相距较远。

20日出台的成都“治堵十条”明确提出,未来成都要以时代眼光和国际标准科学修编城市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职住均衡。“当然,这是长期的根本解决方案,我们还有短期的‘治标’方案。”万小鹏解释道,目前成都南部只有1条地铁线路,两年内会增至3条,届时交通压力会大大缓解。

同时,成都正逐步构建全市交通模型,形成城市交通数据库和综合数据分析平台,为“科学治堵”提供大数据支撑。

大气污染是“城市病”的另一症状。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地理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同时,成都有近1600万人口,保有机动车400余万辆,产业集聚,污染物排放集中。18日出台的成都“治霾十条”指出,今年成都将淘汰砖瓦窑、陶瓷等落后产能企业100家,取缔“小散乱污”企业9400家以上,对70%以上的烧烤店实施“碳改电”,完成450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或搬迁、关闭。

成都市环保局副局长张军说,成都将力争2017年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控制在97、58微克每立方米以下,比2016年分别下降7.6%、7.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30天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