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青年的追梦之路——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亢寒剧照 刘亚摄影
李多伟剧照 李东阳摄影
杜永真剧照 记者洪波摄影
提到戏曲艺术的传承,老艺术家们常说:“戏曲的传承需要年轻一代,希望在青年演员身上。”而在生活环境和艺术环境等方面的诸多不利条件下,众多青年戏曲演员一直在为传统艺术坚守着、耕耘着,承担着戏曲传承的重任。
李多伟:有过沮丧但是从未退缩
8月18日、19日,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的青年演员李多伟将在河南儿童影剧院演出传统戏《芦花记》和折子戏专场,最近这一段时间,李多伟和青年团的小伙伴们一边下乡演出,一边抓紧时间排练。
李多伟的父母在老家濮阳台前县的一个豫剧团,爱人在河南豫剧院三团,这样一个戏曲之家面对的经常是许多无奈。李多伟夫妻两个经常跟着各自所在的剧团到外地演出,“两三个月不见面非常正常”,没时间照顾孩子,3岁的儿子只有送到老家的爷爷奶奶身边。李多伟说,虽然和同学、朋友们在一起时也会抱怨如今戏曲的不景气,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有过沮丧难过,但从来没想过放弃,从来不会退缩,因为他喜欢在舞台上的那种感觉,“这就是戏曲的魅力,这辈子就爱这个舞台”。
在郑州,剧院里售票的戏曲演出很少,之所以把这两场演出全部做成售票演出,李多伟有自己的考虑:“售票演出困难很多,经济上的风险很大,但是我们愿意去尝试一下,看看观众到底愿意不愿意掏钱看戏,城市里的戏曲演出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售票演出到底能不能红火起来。”演出票价定得不高,从50元、80元到120元,“要让想看戏的观众感觉不是太贵”。
众多艺术家都很支持李多伟的这两场演出,在19日的折子戏专场演出中,除了李多伟演出《寇准背靴》《萧何月下追韩信》《苏武牧羊》中的三个折子戏外,贾廷聚、李树建、汪荃珍、孟祥礼等众多豫剧名家也将登台演唱,给李多伟加油。
杜永真:因为热爱所以不会离开
昨天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的青年演员杜永真正在北京参加央视戏曲频道举办的“金豫满堂——豫剧优秀青年演员邀请赛”。
杜永真说,现在戏曲在城市的演出市场不好,要经常下乡到农村演出。下乡演出往往很艰苦,演出场所比较简陋。“最怕冬天最冷的时候和夏天最热的时候下乡演出。冷的时候化着装就想把手吃到嘴里,那样能哈出一点热气,手会感觉到有一点点温度。热的时候穿上厚厚的戏装就开始不停地出汗,更不要说还要在舞台上表演了,经常有演员中暑晕倒。”
虽然有时候心里也会闪过改行的念头,但这种想法从来都是一闪而过,杜永真说:“我内心深处是热爱戏曲的,喜欢在练功房里琢磨戏的感觉,喜欢舞台上表演人物的感觉,喜欢台下的阵阵掌声,喜欢观众跟着我们的表演而表现出的喜怒哀乐,这份热爱让我无法离开”。
亢寒:坚持下去把豫剧当事业
刚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的亢寒有着帅气的外形,多才多艺的他在声乐、模特、舞蹈、主持、影视等多方面都有发展,曾获得过“新丝路”模特大赛中西部赛区亚军、河南省省直舞蹈大赛一等奖,但是亢寒最情有独钟的还是豫剧。今年2月,亢寒演出了豫剧大戏《陈三两》,7月下旬,又在郑州电视台“周末大戏院”栏目录制了豫剧折子戏专场,演出了《大祭桩》中的“花园”、《义烈风》中的“洞房”、《陈三两》中的“公堂”三个折子戏。
亢寒说,其实年轻人并不是不喜欢戏曲,只是没机会接触,“《陈三两》演出时一半以上的观众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之所以要把自己定位成男旦,亢寒是受了老师的鼓励,“京剧的旦角就是男演员开创的,看戏看旦,过去京剧的四大名旦都是男的,我一定会把豫剧当成事业坚持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