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戏曲发展】坚守阵地乐传承 抓住机遇谋发展

29.07.2015  14:24

为传承戏曲培养高层人才

□张大新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发布,不仅是对全国戏曲文艺工作者巨大的精神鼓舞,而且对每一位从事戏曲文化工作、负有戏曲人才培养使命的高校教师都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作为河南大学省重点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和河南地方戏研究所的学术牵头人,笔者亦顿然生出甘霖普降、喜出望外、信心倍增的感觉。

河南大学建校一百多年来,始终关注着中原戏曲文化的变革和发展,戏曲研究长期处于国内前沿位置,陈治策、卢冀野、孙作云、华钟彦、李春祥等一批著名的戏曲史家在此勤奋耕耘,樊粹庭、张长弓、马可等众多优秀学子都是从这里走上戏曲、音乐研究和创作道路的。承前贤之薪火,河南大学戏曲教育和人才培养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逐渐驶入了快车道。

我们在戏曲遗产整理保护和探索戏曲高层人才培养路径方面付出了智慧和心血,取得了一些成绩。戏研所师生深入全省各地,陆续对濮阳大弦戏、大平调、四平调、目连戏、柳子戏,焦作怀梆,南阳宛梆,周口越调、道情,开封二夹弦,灵宝道情皮影、信阳花鼓,平顶山马街书会、洛阳河洛大鼓书等稀有剧种和曲艺形式展开寻访调查,搜集整理出数以千计的手抄剧本和一批珍贵的戏曲文物,并在与“非遗”传承人及地方文化部门的沟通商谈中提出一些保护传承的设想和建议,为建立非遗保护传承机制提供了参照。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获批了《中国古代戏曲与民俗文化关系研究》等国家及省部级社科规划课题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在戏曲研究界产生了较大反响。

在多年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感封闭式的理论研究与河南戏曲编创演出的繁盛局面造成隔膜,遂积极探索从招生到培养各环节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新型模式。自1986年至今,由武秀之教授开创的从戏曲学校和剧团选拔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贯彻以戏曲元素为本,美声、民族、戏曲“三结合”的教学理念,取得了良好效果;由在校学生创作演出的短剧《我的李白》在第四届大学生戏剧节中囊括了所有最高奖项;聘请陈涌泉、姚金成、李树建、左奇伟等戏曲名家为我校兼职教授。

河南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科将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国务院指示精神,为培养新一代复合型高层戏曲专业人才做出切实的贡献。

(作者系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地方戏研究所所长)

守住戏曲基本阵地

□谭静波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的第四部分“支持戏曲演出”,提出了“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农村为群众演出”。这一政策对于戏曲界和广大戏曲观众来说无疑是一重磅利好。加大政府的资助和采购力度,演戏、看戏就有了保障;保住了农村演出市场,就守住了戏曲的基本阵地!这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深远而多重的意义。

其一,把地方戏曲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将促进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加大对戏曲的资助,不仅体现了政府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地位,也将更有力地促进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其二,政策对象面向基层,彰显了政府的“民本”精神。戏曲形成于民间,在它发展成熟的千百年里,一直是广大民众最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在戏曲市场尤其是农村戏曲市场发生萎缩的时刻,政府将戏曲扶持政策的对象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文艺“为人民服务”、“还戏于民”的“民本”精神。

其三,“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是一项积极的“救市”举措。新世纪后,城市化进程的势如破竹,使得数千年来的村落文化空间逐渐萎缩,戏曲作为农村文化的主要载体,面临着根脉断裂的险境,农村戏曲市场的萎缩更加剧了戏曲剧团的艰难。如今,政府出手“救市”,无疑将坚实地托起戏曲市场的“”,给逆境中的戏曲注射了一剂强心针。

其四,激活基层演出市场将改善戏曲的生态环境,促进戏曲的传承保护。戏曲是一种“”在舞台上、形式技巧不断新陈代谢的艺术形式。只有演出市场活跃了,戏曲的生态环境才能得以改善,众多流派剧目才能有人学、有人传、有人改、有人承,戏曲才能继续“活态流变”的良性循环,从而恒久地活在舞台上,活在观众中。(作者系河南省剧协副主席、著名戏剧评论家)

戏曲表演团体迎来发展新机遇

□贾文龙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给戏曲表演团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得广大文艺工作者如沐春风,深受鼓舞。现结合河南豫剧院三团的实际情况,谈一下切身感受。

河南豫剧院三团自建团至今,始终坚持党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先后创作排演了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小二黑结婚》、《村官李天成》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近年来,我团编排上演的豫剧现代戏《焦裕禄》、《全家福》更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焦裕禄》三进京城,并于今年4月7日至5月27日先后在山东、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河北、山西、上海、天津等地进行交流巡演。《全家福》自2014年11月上演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从郑州演向河南全省,演到首都北京、新疆等地,广大党员干部观后深受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政策》指出要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支持戏曲剧本创作、支持戏曲演出、改善戏曲生产条件、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加强组织领导。作为省级表演团体的艺术工作者,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创作出更多弘扬时代正能量的优秀作品;二是引进培养好优秀专业人才,采取“一带一、一带二”等方式,培养新人,为戏曲的发展储备新生力量;三是继续深入生活、立足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作者系河南省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副院长、河南豫剧院三团团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

拓展越调人才培养的途径

□申小梅

越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从培养人才入手,才能重新振兴越调。

河南省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是全省越调人才培养的领军团队,总结申凤梅大师生前培养人才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本团招收学员自己培养。何全志、陈静、张国庆等剧团主要骨干基本上都是自己培养的,这些人才肩挑大梁,避免了剧团艺术力量的青黄不接。

二是从戏校吸收艺术人才。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申凤梅大师的努力下,周口戏校、许昌戏校都办了越调班,专门为越调表演团体培养人才。

三是发现和培养人才。申凤梅大师晚年非常注重接班人的培养。她除了培养本团的马兰、李娟之外,还于上世纪80年代收襄城县越调剧团演员杜朝阳为徒。90年代初她看到我的演出,当即拍板儿把我收为关门弟子,并把我从淅川县越调剧团调到她的身边,手把手地教我演戏。恩师去世后,我成了申派传人。我牢记恩师教诲,决心继承和发扬好申派艺术。2002年,我团创演了新编历史剧《尽瘁祁山》,我担纲主演诸葛亮,成功塑造了老年诸葛亮的艺术形象,实现了恩师未完成《五丈原》的梦想。该剧为越调捧回了第一个中国戏剧“梅花奖”。

可随着时代的变迁,愿意学戏曲的青年人越来越少。为了保护和传承越调事业,拓展培养越调人才的途径,我们采取了河南省越调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与周口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校的措施,共同创建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申小梅戏曲学院,并聘请表演艺术家李树建、王惠、汪荃珍、贾文龙等国家一级演员担任客座教授。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高层次优势资源培养出高层次戏曲人才。

令人惊喜的是,我们的方案才刚刚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就给我们开了绿灯,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相信中华戏曲事业将更加辉煌。

(作者系河南省剧协副主席、河南省越调剧团团长、著名越调表演艺术家)

民营院团的机遇与使命

□王红丽

我认真地把《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读了好多遍,感觉非常振奋。

作为民营院团的团长和领衔主演,我感受最深的是《政策》指出要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重点资助基层和民营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全国涌现出了许多民营院团,这些院团长年活跃在田间地头,丰富着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由于演出戏价低,生存环境差,民营剧团的发展举步维艰,面临着剧目老化、设备陈旧、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政策》的出台真是雪中送炭,让基层和民营院团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感受到了温暖,坚定了信心。

政策》提出了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作为一名从事戏曲表演艺术30多年的演员,我认为这项工程太重要了,民营院团也必须承担这样的使命。戏曲表演艺术能否传承和发展,培养接班人是重中之重。戏曲表演艺术需要老师口传心授,是一点一滴教出来、抠出来的,同时还需要大量的舞台演出实践。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传承需要脚踏实地,老师精心传授,学生刻苦学习,这样才能涌现出优秀的青年艺术人才,把优秀的戏曲艺术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政策》还提出支持戏曲演出,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农村为群众演出。希望政府在购买服务中,国有院团和民营院团在场次和价位上一视同仁,享受同等待遇。同样,在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中,也应该把好的基层和民营院团的演出剧目列入其中。

我们坚信,有了好的政策,戏曲的百花园里将呈现出繁花似锦的景象。

(作者系河南省剧协副主席、河南小皇后豫剧团团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