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子——让书法披上了幻彩霓裳
慧子 原名:冯晓慧,一位旅居澳大利亚的华人书法家。与她相识是在悉尼她的个人书法展览活动中。首先是她的“幻彩书法”颠覆了我对书法的传统认知,继而是她的性格与文采更让我刮目相看。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以翰墨宣纸为展示平台,书家则以真草隶篆、浓淡枯焦展示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性情好恶,白纸黑字为古今常态。反观慧子的“幻彩书法”则是别开生面,她选择了明快靓丽的色彩,在宣纸上挥毫起舞,色与色、色与水之间的渗化晕染,浓与淡、润与枯之间的对比反差,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机理变化和韵味丰富的表现形态。此外,她还在宣纸上增加了泼色、渲彩、烘托、点染等笔触铺垫,穿插的图形既有抽象的,也有具象的,既有写形的,也有写意的,似图非画,书画交融。
翻开中国书法的历史长卷,色彩在其中只占有极少的份额。观其应用不外两个方面,一是书写,二是纸张。书写中除了墨色外,间有朱砂、石青、石绿、金粉等少数几样色彩点缀其中。用朱砂书写为丹书,一般只有帝王御批或下诏书时使用,平民百姓一是不得使用,另外也有民间约定俗成的忌讳。如今我们能见到的摩崖石刻一部分用的就是丹书,它所表达和体现的也是一种威严与气魄。石青、石绿、金粉多用于宫殿庙堂中的对联匾额着色。殿堂的匾额和对联多用金粉,体现帝王、佛门的地位与尊严,亭台楼榭的匾额对联多用墨色或石青石绿着色,体现的是优雅宁静。大户人家、文人雅士府邸、斋号的匾额也多用此色。除此而外白纸黑字则是书法的常态,但在一些特殊场合或迎合时令佳节的书写内容,也需要有一些色彩的变化,因此人们就在纸张上做起了文章,彩色的印有图纹或撒金的各种纸张便应运而生。虽然如此,色彩在书法中依然是偶以为之,中国书法长期定格于黑白世界。
慧子除了作品的色彩变幻外,内容更是多以自创诗文为主,例如作品《雅丹天堂》是她游历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之后的激情之作。她在展览致辞中述说了这段创作经历。雅丹一行,她被这独特的大漠风光、形态各异的地质奇观、古老的民间传说所震撼。雅丹归来,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茶不思,饭不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直至将心得感悟接二连三创作成诗,方可静心,继而再用雅丹地貌的主色调创作了这幅用墨金调和书写的长卷。
另一幅《华夏千字文》更是她的呕心之作。纵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从三皇五帝到当代中国,从神话传说到古今人物,从认知发明到历史事件,举重若轻,浓缩梗概,汇集其中,四字成句,凡250列,千字成文,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书法直抒胸臆古已有之,但并不多见,能将自己的真知灼见成诗成文,再以色墨书之展现的,观当今书坛,实不多见。慧子身体力行,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慧子个人书法展之后,又有几次接触,最近的一次是我和夫人一同到她的府邸探访。听她讲述自己的经历,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慧子生于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教师,父亲是工程师。其中母亲对她的影响最大,虽然她始终违背母亲的叮嘱和期望,但她倔强的性格,却与母亲十分相像。按自己的好恶取舍,追求自己似有非有的理想。
南京这座在中国历史上几度风光的六朝古都,丰厚的文化积淀对慧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化艺术领域刚刚解禁,她便偏爱上了习书练字、磨石篆刻。身边没人认可,都说是不务正业,而她偏偏爱不释手。她工作的那个工厂有一个民间诗社,一些喜爱诗词歌赋的年轻人,时常在业余时间相互切磋,慧子也是爱好者之一。一次诗社请来了大书法家林散之的弟子汪迎老师,这对于慧子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缘,她主动介绍自己,并携带自学自悟的印章习作登门求教。面对这个既幼稚又有几分倔强的小姑娘,汪迎放下了架子,认真地对她的作品逐一进行点评,同时还为她指出了一条学习的路径。此后,经汪迎引荐,慧子又拜师素有“当代草圣”的大书法家林散之先生门下,又经林老介绍前往苏州拜师书法篆刻大家沙曼翁先生,在习书习印方面可谓是顺风顺水。
那个年代,这些鼎鼎大名的书法家十分低调,性情随和,且平易近人。翰墨金石行伍中鲜有女性问津,慧子聪慧机灵,登堂入室,进步显著,其研习汉印刀法几可乱真,颇受大师赏识。
慧子与恩师沙曼翁先生
早年创作的部分印鉴
改革开放之初,社会上悄然出现了一股出国热,走出去成了许多年轻人的梦想。慧子内心也在盘算着如何迈出国门。已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哥哥对她的想法十分支持,并答应协助她共同去寻找出路。
机会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慧子终于在1986年冲破了种种阻力踏出国门,来到了澳洲。
像许多年轻人一样,出国的梦想与身在异国他乡的生存危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慧子一样需要打工挣钱糊口。她的翰墨功底和金石技艺在此难觅知音,只得将带到澳洲的笔墨纸砚束之高阁。
资本主义社会,以私人企业为主,老板为了降低成本,自己起早贪黑的比谁都辛苦,企业没有闲差,因此打工一族要想找到工作真的很难。慧子的工作也是在偷偷替别人做的时候让老板发现了,本以为会被责问一顿,不成想自己工作的干净麻利劲儿和完成产品的上乘质量被老板看中,居然给留了下来。慧子出国前就在工厂工作,她对每项工作的工序流程很有研究,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她认真地做了分析,从工作时身体的姿势,到左右手的协调配合,她仔细琢磨,反复测试,于是她的功效是全厂第一,而且超出原有定额几倍。没想到她的这一做法改变了老板以往的管理模式,并将定额标准提高了许多。慧子在这个工厂工作将近一年的时间,直至第一个孩子即将出生,她不得不辞去了工作。
虽然出国后一段时间没有触碰笔墨金石,但慧子一直把自己的这一爱好和追求埋藏在心中。直到得知恩师散之先生仙逝的消息后,慧子的心里突感五味杂陈,回想自己被汪迎老师引荐踏入师门的情景,得到恩师指点调教的一幕幕再现眼前。令她最受宠若惊的一件往事,至今让她叙述时都激动不已。那天她和往常一样高高兴兴的拿着自己的习作前往林老家求教,一进门突然感觉气氛与往常不一样,只见林老端坐在书案前,目不斜视,面无表情,屋里有两位来客,身穿中山装,一看就知是省市一级的领导干部,他们面色凝重略显尴尬。慧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说了句“来客人了,林老我改日再来吧。”刚想抽身退出去,但见林老微笑地向她招招手,指指身边的椅子,慧子心领神会,连忙过去坐下。林老向前欠欠身,家人知道这是林老要写字了,于是赶忙笔墨伺候。林老挥笔书之,慧子与在座的都静静的看着,谁也不曾料到落款时竟然写的是赠与“晓慧”,这让慧子激动得眼泪险些夺眶而出。在座的和家人都十分诧异,林老怎么会将来客置之度外,而将作品赐予这个未曾开口的小姑娘?本以为林老还会再写,但林老将笔墨一推,靠回椅背,不再动笔了。家人见此情景,忙说“林老累了,今天不能再写了。”慧子起身告辞,两位官员客人也不得不悻悻而去。慧子说:“现在我才明白,林老此举就是要告诉人们,宁可将自己的墨宝赐予喜欢书法的学生,也不轻易出手给不懂文墨的官员。”几十年过去了,慧子如今叙述这件事情时神情中依然流露着对林老不媚权贵、不图金钱的文人气节的崇敬与仰慕。
林老的去世使得慧子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虽然当年林老得知她要出国的消息后,对她给予充分的支持,但如今,自己多年不碰笔墨,为了生存要四处求职打工,真的值吗?再回想曼翁先生曾经对弟子们说过:“你们只要潜心研习,成名成家只是迟早的事。”当年曼翁先生得知慧子要出国,十分遗憾,对于门下的这位女弟子,他是寄予厚望的。翻看多年前与二位恩师的书信墨迹,慧子心情沉重,泪流满面。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走出了这一步,就要面对现实,历来做事无怨无悔的慧子暗下决心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不枉恩师的嘱托和希望。
林老为慧子修改诗稿后又亲自誊抄了一遍
1980年林老写信给沙曼翁,力荐门生慧子
澳洲是一个移民国家,这里的文化虽是多元的,但主流的还是西方文化。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将文字的书写表达传递功能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如何将这门东方艺术为更多的西人理解并欣赏,关键是要找到被西人理解认知接受的契合点。
西方的绘画是视觉的艺术,其中色彩是视觉艺术中的重要因素。而中国书法主要是线条的艺术,西方也有线条艺术,它是通过线条的造型能力来表达的,而中国书法的线条是书写功能,是通过文字来表达内容的,线条的形式美是居于次要位置的。因此欣赏中国书法,是需要懂得中国文化的。慧子身处异国他乡,如何让自己的书法作品被西方人接受,这是她在内心时常要思考的一个问题。闲暇时翻阅书籍,浏览画廊,色彩在绘画中的突出作用,让她萌发了将其移入书法的念头,她利用回国的机会,翻阅了大量史料,对色彩在中国书法的运用作了深入研究后,开始了她大胆的探索。字形与色彩的关系,字意与色彩的关系,整体内容与表达形式的关系,每个字、每幅作品都要反复摸索、实验,找到其中的最理想的色彩组合。从零到一,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是一个艰难的跋涉。慧子守着这分孤独,在寂寞中求索前行。她先用国画颜料去实验,色调不明快,于是她试遍了能融于水的各种颜料,最终她发现澳洲当地产的一种颜料十分明快,容易书写,适合创作。受绘画中一笔多色的笔法启示,她在书写中也在寻找着色色交融渗化的意外效果。绘画是通过线条表现形体的,在象形文字中,线条的粗细变化,起承转合依然可以表现形体,慧子的书法作品中也不乏其例。慧子在向我们介绍她的作品时,兴奋地述说着每一幅作品的创作心得,以及那些神来之笔的产生过程。这其中既有她几十年的功底呈现,又有色彩变化的奇妙,也有创作时的激情展现。
2018年,慧子的“幻彩书法”终于打破了沉寂亮相悉尼。像许多新生事物诞生时会遭到各种评议一样,慧子别开生面的书法展示,一时间引来众多议论,赞赏者有之,不解者有之,批评者有之,讥讽者亦有之。然而,当人们真正了解到慧子的从艺经历和艰难的探索的初衷后,不解与批评的声音逐渐减少了,理解和欣赏的人数在不断增加。2018年10月在澳中特视集团总裁RamenWu先生的策划下,“幻彩书法 慧子原创艺术作品展”在悉尼PIA艺术中心开幕,并得到社会各界人士诸多好评。1988年以“名门古都”系列获“今日江苏”国际篆刻大赛奖及各种奖项。2019年又在悉尼荣获“终身成就奖”和“幻彩书法原创奖”, 这让慧子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她跋涉前行的信心和勇气,与此同时,她还在媒体发表了多篇文章介绍传播幻彩书法理念。
在艺术世界中,电影、摄影都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的时代变化,当然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而书法从黑白进入彩色世界最大的阻力却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成规戒律。书法发展到当代,它的艺术性在不断地提升,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书法,其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不可避免,作为视觉艺术,色彩则是重要的表现元素,但愿慧子开创性的探索能够被更大范围的人们所接受,让色彩在书法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如今身兼数职并担任澳洲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慧子,常以特邀嘉宾、大展评委等身份或职务出席各种活动,然而对她所钟爱的书法艺术的探索和理论研究仍是她生活的中心。
北宋著名诗人晏几道诗曰“露桃宫里随歌管,—曲霓裳红日晚。”慧子身在异国他乡,却让中国书法披上了幻彩霓裳,蹁跹与东西方艺术交流的舞台上,如朝霞般焕发着异彩奇光。
刘继维
2019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