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故事:凝聚青年学子力量 盛开志愿服务之花——记郑州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图)

23.03.2017  10:37

每年的3月是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月。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平台。多年来,郑州大学一直致力于传播志愿服务文化、宣传志愿服务典型、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广大学生也一直积极投身其中。为营造文明、和谐、友爱、奉献的社会风尚,展示青春郑大的靓丽风采,郑州大学青年志愿者一直在行动。

菁菁校园,盛开志愿服务之花

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服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便是文明校园志愿者。文明校园志愿者们每天下午5点半准时来到自己的负责区域开展活动,他们有的手提装满垃圾的小桶,有的将散乱的自行车摆放整齐,有的满脸灰尘拿着扫把清扫校园。

一下课,我们就会来志愿捡垃圾。”来自我校新闻专业2015级学生刘慧说,“春天校园里人流较多,更需要我们来维护校园环境。虽然比以往辛苦不少,但是能保持校园干净,我们心里也是高兴的。

除了简单的维护校园环境,志愿者们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加以创新,开展更加多元化的志愿活动。药学院志愿者现场为师生介绍校园各类植物的科普知识;旅游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为来校参观的客人们义务提供导游服务;护理学院的志愿者们在现场准备了应急服务药箱。

在“文明校园”建设的线下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校团委和各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还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线上志愿服务宣传。如今,郑州大学志愿服务官方微博@郑州大学青年志愿者粉丝超万人。每周六,微博“郑在志愿吧”的版块会对各服务队下周的志愿活动进行更新,这为同学们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微博各类话题累计参与量达1300万人次,全年活动吸引近1万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志愿服务时长达20万小时,获得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河南志愿者等主流平台的转发及点赞。

据统计,我校每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万个小时,近三年来,我校共计36个院系累计数十万名学生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现有180项志愿服务项目,30个志愿服务基地,整个校园都开满了“服务之花”。

让志愿服务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除了在校内积极开展活动,一支支校级服务队也走出校园,行动在中原大地。

小白鸽志愿服务队每周会派送志愿者到养老院服务老人,与老人们交心畅谈、给老人表演节目,帮助养老院打扫卫生······志愿者们各司其职,既服务社会,又在劳动中体会奉献的意义。

志愿活动不仅让我服务社会,也实现了自己服务他人的价值。”我校2013级优秀四星级志愿者李思琪谈起自己的志愿经历时说道,“在敬老院的时候,有的老人有些孤僻,如何去了解和宽慰他都是一门学问,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处事之道’。

微宿舍,大爱心”是微光志愿服务队的常项公益活动。服务队以宿舍园区为依托,广泛招募微光“爱心宿舍”。志愿者每两周前往“爱心宿舍”收集、分类物资,再将衣物捐赠给广大农民工子女。活动自2011年开展以来,微光“爱心宿舍”数量已达960个左右,覆盖了柳、荷、菊、松四个生活园区,参与活动的志愿者接近1500人次。并多次获得“衣往情深”公益项目办公室颁发的捐助荣誉证书。该项目于2015年在郑州慈善总会举办的“志愿四方杯”公益创投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远在一千多公里以外的广西融水山区,依然闪烁着我校志愿者的身影。七彩虹志愿服务队在校内开展“医路前行,爱心捐衣”活动募捐衣物。暑假期间,郑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队则将募捐到的800余件衣物送到融水山区孩子们的手上。双向联动,尽己之力,传递爱心。

除此之外,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郑开国际马拉松赛、郑港国际徒步大会等大型项目中也活跃着我校志愿者的身影。

  创新打造志愿服务优秀品牌

在多年的志愿实践中,我校培育了诸多优秀的志愿服务品牌。

2015年,我校“爱益课堂——关爱自闭症儿童”服务项目在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金奖。

时至今日,“爱益族”服务项目已运营四年。其下的“爱益课堂”志愿者不仅在校园内宣传和引导大家关爱自闭症儿童,还被开设到福利院、家长俱乐部等校外服务基地。依托专业教师和社工服务人员,“爱益课堂”给自闭症儿童带去了新的发展机会。

  “项目的创新是重要因素。”负责人朱俊宇表示,与单纯的教学不同,在授课的过程中,志愿者会记录每名孩子的行为变化数据,配合儿童福利院等机构,建立专业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而这些数据也将得到有效的保存,日后用于残障儿童心理康复辅导和研究。

除“爱益课堂”之外,“爱益族”开展的爱心义卖、残疾儿童运动会、残疾儿童才艺展示大赛等多个公益服务项目,也致力于打造属于郑州大学的特色。 “手工坊和爱心义卖活动已帮助了400多个自闭症儿童家庭。”负责人秦芹说。

2009年,“筑梦基金”校园志愿服务队成立,8年来,共计组织近2500名志愿者参与校园拾荒、校园义卖、瓶换爱心卡、校机关爱心捐衣、志愿岗位,投入时间累计达25000小时,相继资助内蒙古、青海、贵州等多地区贫困学生,并提供学习生活用品,近千名志愿者投入支教时间超8000小时。2012年,历史学院创建了“国风”志愿服务项目。该服务队在中学、福利院以及社区等地开展不同形式的国学文化传播活动。5年时间里, 500余名志愿者跟随服务队的脚步,施慧万余名中小学生。

这些优秀的志愿服务品牌相得益彰,成为我校志愿服务精神代代传承的载体。(王璐 刘迎 撰稿)

             

                                                                            旧书义卖的活动

               

                                                                              光盘行动

             

                                                                                  高招咨询

             

                                                                                          普法宣传

           

                                                                                      文明公交

           

                                                                                    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