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外语云课堂 守得云开见月明—外语学院云课堂纪实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开学季,疫情虽然影响了师生返校,但却没有阻挡学习的步伐,外语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上好高校延期开学第一课”的有关要求,组织全体师生共上“开学第一课”,强化师生教育引导,为师生健康筑起防线。
提高站位 统筹推进
特殊的形势赋予了“开学第一课”特殊的意义。为上好“开学第一课”,学院及时向全体师生传达了上级精神,并第一时间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通过集中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科学防疫、携手奋进,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立德树人、自强不息的学习工作中去,确保特殊时期的网络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沉着应对 积极应战
面对特殊时期采用的特殊教学方式,学院从1月28日前制定了网上教学工作方案,同时组织任课教师完成网上教学培训工作,熟悉操作方法和流程,确保所有任课教师能够熟练使用在线平台顺利开展在线教学工作,截止目前,学院共开设网络课程专业 70门,通识课14门,为全校大学五百余个班级授课。
全新尝试 热情高涨
面对疫情,外语人坚守岗位,像星星之火点点微光,既能温暖又可燎原。
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彭秀玲老师已经56岁了,负责国际教育学院19级的大学英语听力和大学英语读写(二)两门课的准备工作。在这个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她说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奋战在前线,但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疫情防控贡献着力量尽心尽力。她克服重重困难,认真观看操作视频,不厌其烦的请教年轻人,每天近十个小时在电脑前,奋战四天,从超星小白到建课专家。教学之余,她还主动承担起培训其他老师的工作。为了和学生及时沟通,彭老师把建立微信群,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尽力解决,耐心解释,要让学生在家里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从而保持好的心态去学习。有人问她不觉得难吗?她笑笑说:“方法总比困难多”。
57岁的吴秀芳老师刚刚做完手术,但接到停课不停学的通知的她就像军人接到了命令,为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是技术攻坚。通过不断的学习,硬是把原来根本分不清的超星学习通等学习平台运用的炉火纯青。这位57岁的不甚熟练的“网络主播”,身上缠着绷带,收集整理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建设大学英语C(二)平台,网络最新资讯使课堂内容与时俱进,鼓舞在家抗疫的学子努力学习积累自己。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准备网课,白天不是上课直播,就是微信答疑,晚上要批改学生的作业,电脑上密密麻麻的学生作业一改就到深夜。每天在家里披着看不见的星带着看不到的月,家人问她刚做完手术你是图啥?她说“我是个老师啊!就像医生一样,课堂就是我的阵地,也是抗疫一线。人在阵地在!”还一再强调“不要写我,不要写我,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师该做的事。仅仅是职责所在。”
韦华老师秉持着英语系长久以来寒暑假“停课、不停学”的传统,早在寒假放假前就给学生布置了假期学习任务并在线实时监控辅导,要求学生延续在校内的晨读习惯,每天早上在晨读打卡平台进行打卡,并及时评语点评;在微信群内进行单词和新闻阅读打卡,随时答疑解惑;在FIF平台进行听力训练,真正实现了12小时不停歇工作制,全力为学生的专四级考试保驾护航。韦老师的丈夫是一名在外工作的军人,大儿子面临小升初考试,小儿子刚满4岁,课堂上偶尔可以听到稚嫩的“妈妈”声和孩子的吵闹声,韦老师为此表示歉意,学生们确说:“背景中的生活’杂音’让讲台上的老师瞬间变成了邻家大姐姐,很接地气,人间烟火气最抚我们心!” 韦老师笑称自己是最接地气的“网络主播”,而她的直播课堂是最具烟火气的课堂。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全国各地的学子通过学习通、雨课堂、钉钉等不同模式参与学校组织的网络教学,身在湖北的学子也通过QQ、微信等通讯工具向学校报平安。
翻译专业1702班李亚伟说:“第一次使用云课堂,感觉很新鲜,虽然受到网络影响,但是老师们积极协调、测试,同学们及时分享经验,大家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网络学习,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战胜新冠疫情。”
英语专业1801班王之滨谈到,“在家里闷了一个假期,终于与朝思暮想的老师和同学在雨课堂见面,早上是英语听力和基础英语课。虽然有些卡顿,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老师和同学们一声声的问候,很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程让课堂充满活力,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铭记这一次特殊的云课堂”。
疫情突袭,熟悉的生活暂停,但党和国家带领我们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这一张张平凡的面孔,一个个难忘的瞬间,都是一份勇敢和温暖,都能驱散寒冷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