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欧洲文化之都”有哪些好处
“欧洲文化之都”是最受认可的欧盟项目之一,从1985年雅典成为首个当选城市至今已有31年,期间共评选出54座“文化之都”。2016年的两个“欧洲文化之都”分别是西班牙的多诺斯蒂亚—圣塞瓦斯蒂安市和波兰的弗罗茨瓦夫市,按照惯例,两座城市将在今年推出为期一整年的文化活动。近日,欧盟委员会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两个“文化之都”的部分亮点活动。
多诺斯蒂亚—圣塞瓦斯蒂安市的活动主题为“文化:为了共同生活”,亮点活动包括以和平为主题的欧洲艺术展、“移动大使馆”等。来自欧洲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将搭乘“移动大使馆”的轮船、公共汽车和自行车,巡游欧洲多个城市,创造、分享和传播表达语言多样性及其他主题的艺术作品。
弗罗茨瓦夫市是波兰仅次于华沙的金融中心,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缘位置让弗罗茨瓦夫形成了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环境。围绕“空间美丽”这一主题,弗罗茨瓦夫将在年内举办超过1000项文化活动。由于弗罗茨瓦夫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2016年“世界图书之都”,同期还将举办“欧洲文学之夜”活动。
欧盟委员会表示,“欧洲文化之都”的创办理念是把城市置于整个欧洲文化生活的中心。“文化之都”这一殊荣给历届当选城市带来了新的生命,助推其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许多城市如法国里尔、英国格拉斯哥和德国埃森,借助当选“欧洲文化之都”契机成功实现了转型和复兴。同时,当地居民有机会参与长达一年的文化活动,并在城市发展和文化表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欧盟委员会认为,“欧洲文化之都”给当选城市带来切实和持久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促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利时蒙斯市被评为2015年“欧洲文化之都”,当年共新建揭幕了5座博物馆、2座音乐厅和1座会议中心。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作为“欧洲文化之都”的2000年,全市举办了首届辛内克游行,把具有不同种族、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居民融合起来。自此以后,该活动成为惯例,每两年举办一次。2015年“欧洲文化之都”捷克皮尔森设立了该国首家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DEPO2015”,该孵化器的前身是废弃的电车和公交车站。
实现经济增长。2004年“欧洲文化之都”法国里尔的统计数据显示,用于“文化之都”的每1欧元公共资金为当地产生了约8欧元的经济效益。2013年“欧洲文化之都”法国马赛—普罗旺斯地区吸引了1100万游客,创下历史之最。匈牙利佩奇在作为“欧洲文化之都”的2010年,酒店入住人数达到12.4万,比上一年增长了27%。借助当选2008年“欧洲文化之都”之机,挪威斯塔万格与50多个国家开展了文化合作、交流及共同制作。
强化社区意识。2008年“欧洲文化之都”英国利物浦共吸引近1万名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全市中小学生在当年至少参加了1项活动。在2009年的“欧洲文化之都”奥地利林茨,当地志愿者和学生制作了900只聚乙烯动物,作为大型装置艺术《洪水》的一部分。该市十几个“月度文化社区之星”也都纷纷举办文化活动,并在商店橱窗、地下隧道、巴士沿线展示艺术作品。
支持城市复兴。2013年“欧洲文化之都”马赛—普罗旺斯地区用于新的文化基础设施的投资超过6亿欧元,该项目又被整合进了一个总计达数十亿欧元的宏大工程——振兴马赛这个在法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城市。于当年建成开放的欧洲与地中海文明博物馆就是其中的杰作,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13年“欧洲文化之都”斯洛伐克科希策,私营部门与当地大学合作,把这座工业城市改造成突出创造潜力和文化基础设施的全新城市,并将其打造为喀尔巴阡山地区的旅游枢纽。
此外,欧盟委员会认为“欧洲文化之都”给所有欧洲人带来了益处:彰显了欧洲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增进国家间的了解,并用新的眼光看待共同的历史和传统;体现了如何用创意这一全球通用语言向世界展示欧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