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充当了“货物”后 婚姻还剩下什么?
25.02.2016 09:58
本文来源: 河南频道新闻
猴年春节前几周,在正宁县山河镇的一个十字路口,密密麻麻聚满了人。当地称为“媒市”,也叫“人市”,其实就是当地人自发在集市上形成的临时“婚姻介绍所”。“媒市”里没有年轻的姑娘。只有媒人、男青年以及他们的父亲。媒人习惯腰上挂个包,手上攥着手机和小本本,犹如拿着一部“鸳鸯谱”。如果有人求媒人介绍姑娘,他们会打开“鸳鸯谱”,按照男青年提出的条件逐个筛选,接着给合适的姑娘打电话,如果对方在家,就让男青年包个车,立马相亲。(据中国青年网2月24日)
之所以出现这种想象,我们不得不说一下农村大龄剩男的问题。由于农村传统的生育观,必须生一个男孩才“势气”,在婆家才站得住脚,挺得起腰板,死活都要生男娃。尤其是农村计划生育实施还算严格,普遍家庭把孩子数量控制在两个以内,不过一个孩子话必定是男孩。加之有些小黑诊所可以检查出胎儿男女性别,女性胎儿还未成型已被舍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成功保留下来的男孩们都已长大,令人可笑又可悲的事情发生了,女孩子居然不够分的,好多男孩找不到媳妇了。
于是某些农村就出现了“人市”。 变态的相亲方法必然衍生于变态的社会现实当中,“人市”,什么才叫人市,如果说是人才市场那也是变相的一种夸奖,而事实上却是男人寻找女人的市场,并且成为当地一热,并由专门的中介人——媒人牵桥搭线。这是一种把婚姻切切实实当成了一种生意。有人买到了老婆,有人获得了利润,看似完美解决,不知正是这种把婚姻商业化,给美好的社会细胞——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
责任编辑:周玉荣
本文来源: 河南频道新闻
25.02.2016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