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域文化数字化

07.08.2015  12:11

日前,江苏省张家港市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实体数字文化体验馆已基本建设完成,将于近期启动试运行。这是继2013年数字图书馆建成后,张家港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方面又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这也标志着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域文化数字化。

2014年,张家港市实施了“文化数字化服务工程”,着力打造一个统一、综合、高效的县域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快速、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该平台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数据进行系统梳理、整合,建立统一的张家港市数字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并以此为基础,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实体数字文化体验馆、指尖文化馆及微信、掌上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触摸屏应用软件、地方语言展示软件、文物库房系统软件、三维虚拟漫游等不同子系统,与区镇进行对接,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有效突破文化信息资源的地域限制,为促进全市文化事业发展、创新管理体制、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立足大文化理念

科学化集成管理

笔者在张家港博物馆看到,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文物库房管理系统对馆藏文物进行整理。该馆文物管理部高新天说,张家港博物馆现有藏品1万余件(套),多为出土文物。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往博物馆的文物库房及馆藏文物的日常管理、凭证制作、出入库操作、藏品盘点统计诸多管理工作更多地依赖于库管员等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不安全。“如今数字博物馆项目建成后,只要借助现代物联网技术,就能够实现文物库房管理工作的统一化、自动化,让库房保管员从日常繁忙的文物搬运、保养等体力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从事文物研究和保护方面的工作。

2014年,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建设推广了24小时图书馆驿站,目前24家图书馆驿站实现了各区镇、镇办事处全覆盖。图书馆驿站给群众阅读带来便利的同时,并没有为日常管理带来更多的工作量。张家港市图书馆馆长缪建新说,实时远程监控系统是张家港数字图书馆十大系统之一,建成后,在中心馆不但实现实时监测各个图书馆驿站的开放情况,而且对站内灯光、空调、人流量、设备故障等也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如发生异常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向维护人员发出短信报警。

我市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之初,就是本着大文化理念,进行集约化管理。”张家港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市文化中心管委办主任孙建忠说,张家港市将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软件和硬件设备统一部署在张家港市图书馆的机房中,共享使用网络宽带及其他基础网络设备。这既便于统一后台管理、节约人力物力,又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突破地域限制

数字化资源共享

对于博物馆工作来说,数字化建设最大的优势在于有效地突破了地域限制,做到信息资源的互通与共享。”张家港博物馆馆长钱峻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博物馆受交通、资讯、费用等条件的制约,馆与馆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够通畅,博物馆内部各部门资源也无法互通有无,各自优势得不到很好互补,无法发挥博物馆的整体优势,一定程度造成博物馆资源的浪费。而数字博物馆体系建成后,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资源信息的数字化共享,为不同博物馆、博物馆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优势互补搭建了桥梁。

与博物馆一样,张家港市图书馆也感受到了数字化建设在资源共享领域带来的便利。据张家港市图书馆副馆长王建军介绍,通过数字图书馆虚拟网互联,张家港市图书馆对上连接国家、省、苏州图书馆,实现对上数字资源的远程访问和本地共享;下与镇(办事处)图书馆、24小时图书馆驿站和村社区图书室进行专线互联,实现公共数字图书馆网络向下延伸,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用数字资源。

在张家港市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上,文化名人、历史古迹、志愿服务活动、艺术精品,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的在线直播与回看等都一一呈现,平台将所有与张家港文化艺术领域相关的内容进行集中整合,形成了张家港文化资源的集成展现与共享的平台。

在张家港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在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更多承载着文艺培训的功能。据张家港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李立群介绍,在实体数字文化体验馆的舞蹈区、摄影区分别设有录播系统,在该区域举办的辅导课程可以通过录播系统实现门户网站的“在线直播”,各区镇文体中心即可在当地组织网格文化员观看直播接受辅导,文艺爱好者们也能足不出户在电脑前得到相关的艺术培训。

创新服务手段

智能化传播展示

在张家港市实体数字文化体验馆内,400多平方米的大厅分为舞蹈教学互动体验区、摄影教学互动体验区、音乐教学互动体验区、书画教学互动体验区、互动拍照体验区、儿童娱乐体验区、视听下载区及公共休闲区等多个功能区,集体验、练习、培训、表演、娱乐、艺术素质提升等功能于一体,是文化馆服务功能的数字化集中体现,这也是全国县域首家实体数字文化体验馆。馆内视听下载区内有包括文学、历史、经济、医学、教育等视听读物3万种,舞蹈区内包括民族舞、现代舞、广场舞等多个舞种,音乐、摄影区内也分类进行教学指导,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和接受培训。“实体数字文化体验馆在策划建设之初,就立足于满足群众基本文化艺术需求、创新文化馆服务手段、引领文化建设新风尚,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自助服务、自我表现的特点,供不同群体,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实地享受文化发展成果,使更多群众了解文化馆、走进文化馆、使用文化馆。”李立群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高科技文化产品也带动着文化向更高领域提升。与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化馆相比,原本“高大上”的数字博物馆则以其智能化、互动性吸引了更多年轻的群体。

我感觉年轻人大部分都不太爱参观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方式一般都是实物配上一点文字,而文物背后蕴含的历史故事不做专门研究的人很难了解。”张家港市市民小许说,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改变了许多年轻人对博物馆的看法。在网上参观博物馆,文物是三维呈现的,与现场参观没有太大区别,而且枯燥的数据则变成了鲜活的模型,还有三维动画、小故事、小游戏等,娱乐性很强,让观众不再是走马观花地参观,而是能够切身感受并参与到文物从诞生、使用到消亡的整个历史过程。在了解这些历史背景之后,他们也就更愿意走进实体博物馆参观。

据介绍,随着改扩建工程及整体改造布馆工程等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目前张家港博物馆拥有2个临展厅,年均引进各类展览10余个。这些临时展览结束后就会被拆除,仅留下简单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如今通过全景摄影设备和配套软件,博物馆可以自主进行全景数据采集并上传至数字博物馆系统,将珍贵的临时展览进行数字化保存及互联网展示,实现了临时展览的永久保留,弥补了过去的遗憾。”钱峻说。

贴近文化民生

便民化贴心服务

数字化,让广大群众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带在身边,随时了解张家港文化建设的最新动向,共享文化建设发展成果。“我们新建成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正是以这种更加利民便民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将海量优秀的数字资源通过多种方式推送到广大读者的面前,将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要进行无缝对接。”张家港市文广新局文化艺术科科长李忠影说。

在浏览新改版升级的张家港市文化馆门户网站时看到,网站除包含文化馆基本职能外,还与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总分馆体系、文化志愿服务充分结合,群众可以随时上网欣赏优秀文艺作品、了解最新公益培训信息、浏览非遗项目实体图片和视频介绍等。为了便于手机、平板电脑浏览,还增加了“分享”功能,群众可将信息直接分享至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同时,在首页主菜单“群文动态”内还增设了“专题活动”子菜单,开发了网民可以直接上传图片或视频参与“才艺小明星”“微摄影大赛”“夕阳映丹青”等主题活动的功能,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尽享现代数字文化带来的乐趣。此外,在文化馆微信平台上,群众还可以进行培训报名、体验预约、参与志愿服务等操作,真正实现了便民化服务。

同样,数字图书馆也为读者在手机上进行图书信息查询、数字资源在线阅览提供了极大方便。据了解,张家港市图书馆中心馆及少儿馆都建设了数字体验区,提供二维码电子书刊下载体验,贝贝国学、贝贝英语学习体验,有声电子书阅读体验、动画及漫画欣赏体验等服务。

了解博物馆历史,欣赏著名珍藏,参加虚拟探险,参与某个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路途遥远、难以亲临实体博物馆的人们,如今可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参与博物馆的各种活动。“数字博物馆提供的广阔视野和对博物馆文化生动、深度的阐释,能够加深人们对博物馆的了解和热爱,促进博物馆资源的传播,也将赢得社会对博物馆的关注和支持。”钱峻说。

在张家港市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上,网友的每一次参观游览、学习培训、查询搜索都可以留下记录,随时回看。这是平台用户管理系统的独特创新,这一创新也可以形成注册用户独一无二的文化成长档案。

此外,少儿图书馆家长等候区的USB插口、文化馆内的自助贩卖机和茶水间……许多微小的贴心服务无不体现出张家港市公共文化服务向利民惠民便民方向努力的良苦用心。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和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张家港市一直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己任,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进。2012年,张家港市打造“公共文化共享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为苏州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张家港市着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全国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驿站,同时建成全国首个县域数字图书馆,进一步推进全市文化数字资源共建共享。2014年,张家港市将“文化数字化服务工程”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全力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推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迈上新台阶。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与动力的需要,它切实保障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张家港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局长陈世海说,近12亿手机用户以及庞大的新生代群体对文化服务的新期待,为实体馆的移动体验与展示创造了巨大的历史契机,数字化建设整合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其他艺术场馆的数字资源,使实体馆的职能得以充分体现,有效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标志着张家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