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上世纪80年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农田细碎化经营方式,越来越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制约因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就业,一些农民流转土地的意愿不断增强。同时,一些种田能手、合作社和企业看好农业的发展前景。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成熟。
河南推进现代农业大省建设,需要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来,我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为了切实保障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平稳健康发展,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在稳定家庭承包基础上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动摇、稳定农村家庭承包关系,是土地流转的前提和基础。必须赋予农民对土地长期稳定的承包经营权。只有农民对承包经营权有长期稳定明晰的预期,才能搞活经营权流转。中央明确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关系长久不变,稳定了农民经营土地的预期,农民更加珍惜土地、放心流转土地,有力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发育和规范。要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具体细化和界定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权责、权益,从制度上强化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在推进土地确权中,健全土地确权登记的法律法规,明确登记的机关、程序和效力,搞好颁证工作,确保农民能顺畅行使土地转包、转让、出租、入股和抵押等权利。
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稳步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家庭经营是国际农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农业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对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创新和发展。推进土地流转,必须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实维护农民的权利,始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流转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化解土地流转纠纷。要充分认识流转是手段而非目的,必须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不能单纯为流转而流转。鼓励工商资本发展现代农业,但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要有严格的门槛,要建立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完善准入和监管制度,严禁以土地流转之名搞非农建设,严禁圈占闲置耕地。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流转的受益者。
建立农业规模经营导向机制。推进土地流转,必须坚持不改变土地用途这个前提,防范土地非粮化,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业现代化。流转的土地要用于农业特别是粮食规模化生产。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流转。为了防止土地流转“非农化”和“非粮化”大量出现,除严格控制土地用途外,还应完善粮食和农业生产导向机制,确保种粮务农能获得稳定合理的收入。要重点支持粮食规模化生产,加大种粮务农的转移支付,使补贴和投入的增量落实给真正规模种粮者,并对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种粮大户专项补贴,或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方式提供支持。应通过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等,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保险全覆盖,努力降低种粮务农的风险成本。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扶持具有较高农艺技能、信誉好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技人员,通过土地流转开展规模经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吸纳更多农户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促进品牌农产品发展。扶持务工返乡人员发挥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农业创业基地等。
形成合理适度的农地经营规模。农业经营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要把握和坚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应以能否取得最佳的农业效益、最多的务农收入,作为确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标志。充分考虑地理、地貌、土壤、气候、资源、水利、人力、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等影响土地适度规模的因素,从实际出发,根据发展条件,因地制宜确定本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合理标准。农村土地流转是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为前提的,而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是以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为条件的。因此,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
结合土地流转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土地流转,要与农田高产创建相结合,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建设一批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高标准粮田。当前许多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路、渠、桥、井、电等不配套,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农地流转,土地小块并成大块,容易集中连片开展农田水利建设,为顺利推进大面积农田高产创建提供了契机,而且投资规模效益高。涉农部门要整合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核心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等支农项目资金,向土地流转度高、规模经营好的区域或主体倾斜。同时,充分调动经营者投资投工投劳的积极性,结合推进土地流转,以改善农田水利为重点,进行规模化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和农业稳产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