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试制度 为地方谋发展 河南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挂牌,河南正式成为全国由南至北、由东到西“1+3+7”自贸试验区试点新格局中的重要一环,承担起“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
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表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它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
在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着力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同时,我省有望通过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内陆地区乃至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为什么是河南?
2016年8月31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全国新设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共7个省份,河南与辽宁、浙江、湖北、重庆、四川、陕西共同入围。
尽管强势入围,大家还是不免会问,全国提出申建自贸试验区的省份不下20个,河南为何能入选?
有媒体公开报道,2016年,21个省份都提出了申建自贸试验区,其中至少有16地将申建自贸试验区明确列入了2016年工作计划。以中部六省为例,除山西外均申报了自贸试验区试点,入选的仅有河南、湖北。
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在接受采访时对此进行过阐释:“从总的原则来看,国家是根据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来确定是否批复自贸试验区,以及是否具备先行先试的必要性。新设立的7个自贸试验区,是按照不同的经济区位和特点来选择的不同试点,在先行先试后,可以总结不同类型的经验和改革开放的路径。”
由此来看,能否获批建设自贸试验区,顶层战略、经济条件、区域特点以及是否具备先行先试的条件,缺一不可。
第一批和第二批自贸试验区基本完成了在沿海的布局,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在第三批申报的自贸试验区里,沿边及内陆城市占了主导,这无疑契合国家全面开放的思路。
当然,除了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河南早就做好了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准备: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河南以陆空两条“丝绸之路”横贯亚欧。2015年,在全国进出口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河南进出口逆势上扬,超过“十一五”的总和,增速居全国第3位;2016年,进出口总值首次跻身全国前十。目前拥有8个内陆指定口岸,数量全国第一。
可以说,我省在区位交通、经济发展、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资源条件、创新能力等方面也具备了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础和综合优势。
外有国家战略,内具自身努力,条件成熟时,河南迎来了获批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巨大收获——赶上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潮流。承担国家使命的同时,自贸试验区这个“制度创新的高地”将给本地经济发展带来充沛的发展动力。
回首申建路
河南最早提出申建自贸试验区始于2013年。当时,上海自贸试验区刚刚获批。
当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无疑给了河南申建的决心和信心。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据河南自贸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焦锦淼介绍:“上海自贸试验区刚刚宣布成立的时候,省商务厅就开始酝酿申建河南自贸试验区,到上海调研,还专门到国务院自由贸易区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对接,并于当年(2013年)正式提出要申建自贸试验区。”
2014年,省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争取在河南设立自贸试验区。2015年2月,时任省长谢伏瞻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对河南自贸试验区的申建方案、功能定位以及发展目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
2015年,省政府再次把自贸试验区的申建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设立河南自贸试验区。
2015年5月,我省成立了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时任省长谢伏瞻任组长。
2015年8月,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国内外科研单位,对自贸试验区涉及的各项政策、制度等进行13个专项研究,并请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更进一步的论证和研究。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会同商务部研究院形成了《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研究报告》,对河南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做了细化完善。
2016年4月,陈润儿省长到任后,对自贸试验区工作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
此外,从2014年至今,河南一直将上海自贸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复制工作纳入全省深化改革重点事项,建立复制推广工作台账,及时通报各项工作落实推广情况。这些推广复制的改革事项,为我省申报自贸试验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亿中原儿女,3年不懈努力,最终换来自贸试验区获批,再到今天正式挂牌。
自贸区红利
众所周知,自贸试验区建设在促使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投资自由、提升贸易便利、金融创新以及改善民生领域等方面将起到以开放促改革的巨大推动作用。
有公开资料显示,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3年,累计新设企业3.5万家,其中新设外资企业超过5500家,新设外资企业的平均注册资本接近内资企业的2倍。
“我们对市场进行过调研,河南自贸试验区今年注册企业有望超过1万家。”焦锦淼说。
据焦锦淼介绍,在自贸试验区内,一方面要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另一方面还要管好该管的事。同时,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是仅限定企业“不能做什么”,并以清单方式进行列示,体现了“放权”的改革思路。
当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浦东基隆路连续多日排长队注册公司,很多人早上6点多就在办事大厅外等候。河南自贸试验区挂牌后,也有望出现这一盛况。据记者了解,目前河南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各项功能均已到位,准备迎接可能出现的市场主体涌入高峰。
除了制度上的红利,在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目标,河南自贸试验区还将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多个领域扩大开放,整个自贸试验区将拥有巨大的投资空间。此外,金融领域的创新也将贯穿整个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境内外金融机构和个人都将从中获益。
在民生领域,购买进口商品会“相当便宜”、打“洋工”很方便、老百姓有望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国外高端医疗服务等。
随着自贸试验区获批,河南承担的国家战略呈现“井喷”态势。前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原城市群,加上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河南的发展空间将会不断拓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进程将会加速,在促进中部崛起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全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