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统计公报解读:经济增速换挡不失势

27.02.2015  17:34

面对空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如何?国家统计局 26日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一连串数据勾勒出我国经济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运行全景,其中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所形成的诸多亮点,进一步彰显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

   换挡不失势

  “2014年,情况比预料的要困难,结果比预想的要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曾这样评价去年中国经济所处的环境和取得的成绩。

  从外部观察,去年世界经济弱复苏持续,经济金融风险上升,大国博弈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眼光转向内部,“三期叠加”的阵痛凸显,产能过剩矛盾加剧,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比较严峻。

  正是在各种风险与挑战交织的背景下,我国审时度势、从容应对,顶住了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就业不减反增,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农民工总量同比增长1.9%;物价较为稳定,粮食生产喜获“十一”连增……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说,与过去的高速增长相比,去年经济增速尽管略有放缓,但既没有“掉挡失速”,又蕴含着更高的含金量。而且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看,7.4%的增速仍是高的。更应看到,去年7.4%增速所对应的经济增量已达到80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年GDP总值。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稳中有进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具有巨大韧性与发展潜力,只要把握得当、科学施策,完全可以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结构调整新进展

  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是中国经济一直追求的目标。

  公报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态势明显;增长动力从投资出口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变,经济增长需求结构趋于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正向高技术、低消耗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2.3%、10.5%,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和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增速比第二产业高0.8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第二产业高5.6个百分点。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据初步测算,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2.6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去年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而同期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年扩大1.1个百分点。

  谢鸿光说,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向中高端演化的过程。在劳动生产率与能耗指标的“一升一降”间,我国经济正逐步告别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高技术、低消耗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认为,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后,预计消费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信息消费、大众消费与服务消费有望形成热点,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将渐成主流。

   汇聚发展新动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表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能否顺利迈向更高阶段、更高水平,关键在于新旧动力能否顺利平稳接续。

  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取得了积极进展。

  从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到推进“先照后证”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的商事制度,再到启动“营改增”改革试点、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这些改革举措点燃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吸引了更多外资来华,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自去年3月份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到年底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146.7万户,增长16.8%,注册资本(金)增长85.8%。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8.1%,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快2.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全年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3778家,比上年增长4.4%,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96亿美元,增长1.7%。

  与此同时,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动下,国内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2.4%,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09%。

  创新激发了新的增长点,尤其在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催化融合下,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例如,去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9.7%,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37.7个百分点。

  谢鸿光认为,尽管这些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规模数量还不足够大,但代表着新兴的增长动力,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