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三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

22.10.2014  12:21
       

2014年第三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3485元/平方米,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分别为6527元/平方米、5236元/平方米和730元/平方米。

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速均呈放缓态势

第三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地价环比增速为0.78%,连续第三个季度放缓,较上一季度下降0.58个百分点;商服地价环比增速较上一季度回落0.13个百分点,为0.80%;住宅地价环比增速为0.42%,较上一季度回落1.03个百分点;工业地价环比保持低速增长,为1.17%,较上一季度下降了0.27个百分点。

第三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商服、住宅地价同比增速依次为6.42%、6.11%、6.98%,较上一季度分别回落1.11、1.37、2.16个百分点,均由上一季度的较高位转为低速运行;工业地价同比增速为5.91%,较上一季度上升0.18个百分点,保持低速、温和上行。

重点监测城市地价总体水平为5006元/平方米,较上一季度增长1.09%,较去年同期增长9.01%。商服、住宅和工业地价水平分别为8532元/平方米、7405元/平方米和952元/平方米;环比增速分别为1.08%、0.41%和1.93%;同比增速分别为8.38%、9.02%和9.25%。

三大重点区域除珠三角地区工业地价环比、同比增速上升外,其余地区各用途增速均持续下行

2014年第三季度,三大重点区域综合地价水平均高于全国总体水平,保持上升态势。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水平分别为4967元/平方米、5450元/平方米、3676元/平方米。

从环比增速看,三大重点区域综合地价增速均呈放缓态势,其中,长三角地区综合地价零增长,低于其他两大区域平均水平,较上一季度下降了0.52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综合地价增速降至次高位运行,为2.73%,较上一季度下降1.18个百分点,明显高于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平均水平;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增速保持平稳波动,为0.60%,较上一季度下降了0.71个百分点。

从同比增速看,三大重点区域综合地价增速均呈放缓态势,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综合地价增速依次为2.77%、15.62%、4.66%,分别较上一季度下降1.34、0.91、0.79个百分点,其中,珠三角地区增速仍保持高位运行,环渤海地区地价温和上行,长三角地区则处于平稳波动区间。

分用途看,长三角地区商服、住宅地价环比负增长,工业地价增速回落,分别较上一季度下降0.29、0.98、0.19个百分点,增速依次为-0.07%、-0.41%、0.43%。其中,商服、住宅地价在近两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珠三角地区商服、住宅地价增速放缓,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1.68、3.68个百分点,为1.07%和0.92%;工业地价增速较上一季度上升0.71个百分点,为4.37%。环渤海地区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速分别较上一季度下降0.33、0.78、0.74个百分点,依次为0.90%、0.79%、0.29%。

而除珠三角地区工业地价同比增速上升外,其余地区各用途增速均呈放缓态势。长三角地区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速分别较上一季度回落1.45、2.50、0.16个百分点,依次为1.28%、3.43%、2.91%,属平稳运行;珠三角地区商服、住宅地价增速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3.39、4.85个百分点,而工业地价增速上升了2.42个百分点,依次达到9.02%、15.28%、17.22%,住宅和工业地价增速仍处于高位运行,商服增速则降至次高位。环渤海地区商服、住宅、工业地价增速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了1.39、1.05、0.32个百分点,依次为5.38%、5.89%、3.03%。

综合、住宅地价环比负增长的城市上升至两成;一线城市地价增速高于平均水平

2014年第三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的综合地价环比增速整体运行平稳,76个城市的增速为正,较上一季度减少8个。综合地价环比增速大于3.0%的城市仅有2个,比上一季度减少2个;增速为负的城市由上一季度的12个增至本季度的21个,其中,宁波的增速下降幅度最大,为3.40%。另外,67个城市的增速稳定在-1.0%~1.0%之间。与去年同期相比,城市综合地价仍保持上升态势,增速上涨的城市有93个,增速超过7.0%的城市由上一季度的39个减少至本季度的27个,其中,太原、广州、南昌、青岛、上海、西安、深圳等11个城市的增速超过10.0%,比上一季度减少6个城市;负增长的城市为8个。

住宅地价与综合地价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整体运行平稳,环比增速为正的城市由上一季度的80个减少至本季度的70个。住宅地价环比增速超过3.0%的城市仅为3个,较上一季度减少6个;增速为负的城市由上一季度的15个增至本季度的27个,其中,11个城市地价的跌幅超过1.0%。此外,64个城市的增速稳定在-1.0%~1.0%。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为正的城市由上一季度的95个减至本季度的89个;增速超过7.0%的城市由上一季度的40个减少至本季度的31个,其中,太原、平顶山、广州、南昌、青岛等5个城市的增速超过15.0%;负增长的城市达12个。

2014年第三季度,主要监测城市中,一线城市综合、商服、住宅、工业地价环比、同比增速均明显高于全国及二、三线城市平均水平;各用途地价增速对比来看,一线城市的工业地价环比、同比增速显著高于二、三线城市其他用途地价水平增速。

异常交易地块数量延续大幅回落态势,土地购置需求持续弱化,市场成交保持平稳

截至2014年9月30日,第三季度上报成交异常交易地块25宗,环比降幅超过40%,同比减少更为明显,超过80%。平均溢价率为108%,环比、同比分别下降了63个和10个百分点。平均竞价轮次为95次,环比上升27%,同比上升14%。总体看来,除平均竞价轮次有所上升外,第三季度各地成交的异常地块数量、平均溢价率及土地面积总和等指标均延续今年以来的大幅回落态势,显示市场土地购置需求进一步弱化(萎缩)。此外,四大一线城市上报异常地块宗数在全国总量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达到44%,反映出在整体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一线城市市场的活跃度及抗压性更高,不同类型城市间的分化明显。

(全国主要监测城市指105个监测城市;重点监测城市指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