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十二五 郑州这五年”:我们站立的地方 就是我们的郑州

05.05.2016  09:38

郑州市“十二五”成就回顾网上展厅↑↑↑

    石大东

——写在“我看十二五 郑州这五年”系列报道收官之际

春夏之交,五月的郑州,阳光穿过梧桐树,影影绰绰照在脸上,你的身体和心情都会感受到,这是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城市。

你或许徜徉廊道休闲晨练,或许步履匆匆赶着上班,或许默默合计着孩子的求学创业,操心着家里的柴米油盐……我们都生活在郑州,拥有共同的家园。

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的新闻人,很荣幸是郑州发展近千万见证者中的一员,我和我们的媒体、我们的记者,记录着郑州的发展变化,关注着百姓的柴米油盐。

著名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一座城市的发展,亦是如此。

十二五”的五年,对身处全球化浪潮、身处百舸争流区域发展浪潮的郑州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打基础、管长远”的五年,是“晋位升级,提升竞争力”的五年,是非常值得记忆与记录的五年。

这五年,郑州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翻天覆地”:地铁蛟龙脚下穿梭,宽阔高架纵横跨越,绿廊缠绕城区,河流湖泊微波荡漾,创客集聚金融勃兴,整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快速提高,城市品位和竞争力明显提升,上合会、投洽会、拜祖大典成功举办……郑州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唯将身心全托付,从此再无等闲时。

新闻媒体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是时代航船的瞭望者。对于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对于千帆竞发的区域发展,作为省会主流媒体,我们不能失语,不能缺席,不做路人甲,不当旁观者。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大语境下,按照市委部署,市委宣传部统筹市属媒体,策划推出了“我看十二五 郑州这五年”大型报道。

报道共12篇章62个子篇,12万多字文稿;历时5个月,近百名记者编辑参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两微一端”全媒体矩阵介入,这样的报道规模,在郑州新闻史上是不多见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常态下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我看十二五”这组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报道省会郑州“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变化,记录了郑州速度,总结了郑州经验,展现了郑州成绩,讲述了郑州好故事,唱响了郑州好声音,传递了郑州正能量,彰显了主流媒体应有的责任担当。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郑州的发展变化,市民的感受最真切,最细微,也最有说服力。

这组报道,我们把更多的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把更多的笔墨和版面留给了普通劳动者。通过他们的讲述,展示郑州的发展变化,贴近、可信。通过他们的视角和话语,让我们对郑州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入脑、入心。而每次报道推出后,市民或互动反馈,或提出意见和建议,但更多的是点赞,更让我们感受了市民对这座城市的关心、关注与热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城市也这样。

不用回避也不容回避。我们所在的这座城市,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完善提升的地方,这是城市发展中的阵痛。

我们知道,这就是城市,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发展,这就是“成长的烦恼”。

我们更知道,城市要发展,生活要改善,烦恼要解决,“成长的烦恼”不能变成“永远的烦恼”。

诗人艾青有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作为主流媒体,作为新闻人,我们时常欣喜于郑州的点滴变化,时常欣喜于郑州人的点滴幸福,但也时常揪心于郑州的发展阵痛,时常困惑于他人对郑州的不解与诟病。

我们记录发展,我们见证进步,我们颂扬真善美;同时,我们也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有足够的信念和毅力,直面问题、正视不足。

无论是颂扬还是针砭,都是我们的职责操守,都是我们的使命担当,都是我们对这座城市的关注,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热爱。

曾经有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一是头顶上的星辰,一是心底的信仰!

对于郑州这座城市,我们不仅有记录、有见证,有认同、有热爱,更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十二五”完美收官,“十三五”顺利开局。省委、省政府对郑州寄予厚望,近千万市民热情期盼,省会郑州的发展已步入新阶段、站位新起点,更要瞄准新目标。全面走在全省发展最前列,以国际商都为统揽,以推进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为主线,郑州的明天更美好!

这是我们的信仰,是主流媒体的信仰,是新闻人的信仰,相信也是大多数郑州人心中的期待和信仰。

人民日报副总编卢新宁曾作过《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的演讲,所引用的一位知名学者的话让人记忆深刻:“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于我们,于主流媒体,于新闻人,于郑州人,这句话也同样适用: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们的郑州;我们怎么样,郑州便怎么样;我们是什么,郑州便是什么;我们有光明,郑州便会灿烂!

我看十二五 郑州这五年”系列报道专题↑↑↑

 

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