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4年,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市以及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断壮大企业规模,积极推进产城结合,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步伐,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产业集聚区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2014年工作回顾
(一)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2014年尉氏县产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5%;税收收入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2%;从业人员6.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1%。尉氏县产业集聚区有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纺织服装企业由2009年的29家发展到63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79家,这两个产业产值均突破100亿,利税均突破了10个亿。
(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紧紧围绕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同时依托橡胶制品、有色金属、电子信息及航空港等产业优势,制订了《2014年重点产业大招商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了9个招商团,积极开展委托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大力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提升优势产业层次水平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今年共接洽项目16个,签约落地项目9个,在建亿元以上项目5个。
(三)涉企服务持续优化。
今年前三季度以来,我们按照“零阻碍”服务工作的要求,坚持首席代办制、企业联系制、项目分包制,为入驻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积极开展“半月一汇报、一月一评比”活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强力助推在建企业加快建设,规范投产企业的生产建设行为,促进入园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多次召开企业用工协调会,组织企业和辖区村庄劳动力对接,帮助企业解决用工1000多人次。
(四)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依托金财投资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化BT模式,盘活产业集聚区存量资产和优质资产,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加强银企合作,加大银行融资力度,今年以来,通过银企对接,已为企业融资3.2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融资困难,发展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配套服务难度大,无法满足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展的资金需求;受多种因素制约,企业融资困难现象普遍存在,多数企业加快发展急需大量资金。
(二)缺乏大项目储备。今年以来,尉氏县产业集聚区虽然有40多个新开工项目,但投资规模较小,龙头带动作用还不强,对投资增长缺乏支撑作用。
(三)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受宏观经济影响,部分工业企业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如订单减少、生产不足,出口下滑等问题。
三、2015年工作打算
(一)抓好经济运行。 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力度,重点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帮扶,促进企业扩大生产或技改扩能,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同时,抓好投资项目上报和“四上”企业入库工作。
(二)加强银企合作。 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为企业融资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充分挖掘、合理利用民间资本,缓解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资金压力。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对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将根据有关政策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对成长性较好的小型服务企业,在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扶持,促进服务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强化工作措施,按照“零阻碍”服务的要求,为企业的开工与建设做好各种服务工作,加快推进腾飞鞋业城等在建项目建设,促其早建成早投产。同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五)强化服务运行机制。 大力推行项目入驻联审联批、领导分包、跟踪服务等工作措施,与客商零距离接触,不断提高工作效能,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增强集聚区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客商和项目建设单位的满意度。
(六)严把项目入驻,依法拆除高污染、高耗能项目。 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集聚区发展规划,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环评要求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对于符合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在项目入驻前严把环评观,所有进入集聚区企业必须通过市级以上的环评审批。同时,对集聚区内高污染、高耗能项目逐步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