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三门峡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首位
2015年,三门峡市狠抓特色农业发展,加快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进程,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加之良好的气候条件,确保了全年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农林牧渔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据测算,2015年三门峡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05.4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5.0%。其中果、牧、菌、菜、烟等八大特色产业产值达175.62亿元,占总产值的85.5%,较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19.17亿元,扣除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后,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18.47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居全省首位。
一、农业产值稳定增长
去年全市农业生产收成较好,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特色农业果、烟、菌、菜等持续稳步发展,为农业产值稳定增长起到有力的支撑。2015年三门峡市农业产值达156.86亿元,同比增长6.5%;农业增加值达94.67亿元,同比增长6.3%。
(一)粮食生产喜获丰收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狠抓田间管理及各项关键措施,加之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全年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据统计,2015年三门峡市粮食面积达253.77万亩,亩产达282公斤,总产量达71.57万吨,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6.8%、12.2%和19.9%。粮食产值17.56亿元,同比增长19.7%。
(二)蔬菜生产稳步发展
近年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蔬菜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力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一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路子,提高“菜篮子”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实施科技兴菜战略,加强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千方百计为菜农提供技术、信息、物资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全方位服务。二是抓好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着力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和特色蔬菜。三是建立蔬菜示范园区。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打造蔬菜生产精品典型,提升蔬菜生产的档次和水平。据统计,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为47.02万亩,同比增长2.2%;蔬菜总产量达115.69万吨,同比增长5.0%,其中:食用菌产量(干鲜混合)7.42万吨,同比增长8.4%。食用菌中香菇干重产量4.73万吨,同比增长6.5%。2015年三门峡市蔬菜产值20.16亿元,较上年增长5.9%;食用菌产值23.03亿元,较上年增长6.7%。
(三)水果总产量稳居全省首位
市委、市政府对水果生产非常重视,号召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发展水果生产,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高水果生产能力,提升果品质量,加之气候条件好,降水充足,为水果尤其是苹果生产获取好收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5年全市水果总产量达228.30万吨,比上年增长5.5%,其中苹果产量187.52万吨,比上年增长6.8%。2015年水果产值69.85亿元,较上年增长5.6 %。
(四)烟叶产量稳定增长
近年来,三门峡市烟叶生产坚持走质量兴业之路,继续推行烟叶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烟区的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烟叶生产科技含量,烟叶产量稳定增长。2015年全市烟叶面积26.61万亩,同比增长1.4%,烟叶产量达到4.17万吨,同比增长6.2%。烟叶产值达到11.51亿元,同比增长6.2%。
二、林业生产有所下滑
受人工造林面积和木材采伐量减少的影响,林业产值速度下降。2015年全市林业产值4.25亿元,同比下降7.4%;林业增加值3.19亿元,同比下降7.3%。
三、牧业产值小幅增长
去年以来,全市畜牧业坚持调结构、稳增长的发展思路,在调整中继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优化,加之下半年生猪价格强势反弹利好因素驱动,畜牧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2015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10.82万吨,同比下降1.7%;禽蛋产量5.67万吨,同比增长9.1%;牛奶产量4.85万吨,同比增长9.5%。在肉类总产量中,猪肉产量7.35万吨,同比下降3.3%,牛肉、羊肉和禽肉产量分别为2.29万吨、0.32万吨和0.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4%、3.2%和6.3%。全市牧业产值41.13亿元,同比增长0.4%;牧业增加值19.04亿元,同比增长0.3%。
四、渔业产值增幅较大
近年来三门峡市渔业生产步伐不断加大,科学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投入增加,渔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2015年渔业产值2.15亿元,同比增长10.5%;渔业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10.5%。
五、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持续增长
2015年农林牧渔服务业1.07亿元,同比增长10.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70亿元,同比增长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