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三季度襄城县企业用工调查情况分析
襄城县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这对扩大就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基本经济仍然欠发达,加上对产业结构调整、技术逐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一般经济增长对就业无明显的拉动,就业弹性偏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调查的2家企业2014年三季度从业人员686人,与2013年三季度从业人员相比增加253人,总体呈现平稳的趋势,预计下季度新增加21人。
一、全县企业用工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
通过访谈、调查了解,以调查2家企业对用工需求仍然呈现上升的趋势,对专业技能要求也将逐步提升,对普通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线普通工的流动加快,需求增加;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多;技工需求越来越多;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多。企业用工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预计还会继续保持,总的趋势是人员的流动频率会加快,数量会增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存在,用工与找工的矛盾仍然贯穿在经济发展当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也会在发展中逐步确定对用工的要求,用工情况还会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二、企业调查反映出的一些问题
1、建筑业等行业分流了一部分劳动力。由于部分工人在企业中所得工资不能满足家庭需求,又适合干建筑业或房地产业,且随着房地产的不断开发,建筑工匠在当地身价大增,吸引了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加入。
2、企业人数基本满足需求但骨干、技术人员少,缺人才,这是一些国有企业的共同问题。个别企业当前从业人数处于饱和状态,但由于老员工的知识更新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要求,需要增加新生力量却又要承担人员过剩的压力。
3、另外还存在的问题是超时加班加点,不按法律规定标准支付加班工资;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企业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往往不签订劳动合同,生产旺季一过就随意辞退员工。还有企业不按政策要求为劳务工购买社会保险。一些企业往往借口外来劳务工流动性大不为其买养老、医疗保险企业为吸引人才,采取了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加强技能培训等措施,同样也造成了一部分劳动力流失的现象。
三、企业用工现状的对策、建议
1、企业自我提升是解决招工难的根本。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和企业关系密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求职人员在关注工资待遇的同时,对企业的前景、文化品质的注重越来越突出。因此,用工企业一是要提高企业工资和福利待遇;二是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提升企业对人才竞争力;三是提升企业的文化品位,满足员工精神追求,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2、搭建平台,政策引导,拓宽用工供求双方的沟通渠道。从调查结果来看,部分企业反映目前招工渠道不畅。要求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职能,加强政策引导,畅通渠道,搭建良好的供求双方交流平台。建议积极与政府就业管理部门和劳务输出地政府的沟通交流,组织务工人员来本地就业,集中解决特定时期招工难问题。同时,建议政府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以积极的政策扶持、引导,充分发挥职业中介机构对供求双方的双向作用。
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效促进就业。从调查企业反映的结果来看,缺工人员大部分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种,一些专业性不强的工种,也缺少相应的熟练工。员工缺乏专业技术,到企业不能很快上手的问题普遍存在。求职人员要提高培训意识,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业务技能,既能促进就业,同时也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4、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政府应加强对模范遵守劳动法规、关心职工生产生活的企业的宣传力度,树立一批诚信守法企业,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增强农民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度,促进企业用工和农民工就业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