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季度三门峡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6.04.2016  10:49

一季度,三门峡市经济比去年四季度有所回升,但整体上仍然偏弱,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企稳回升的基础仍不牢固。

一、总体情况

初步核算,一季度三门峡市完成生产总值284.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4.7%,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1.2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国增速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增速3.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45亿元,增长3.4%,增速低于上年全年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85.46亿元,增长4.1%,增速高于上年全年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6.48亿元,增长6.1%,增速低于上年全年0.9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稳步发展。 一季度,三门峡市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4%,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居全省各省辖市第5位。分行业看,特色农业尤其是香菇产量大幅度提高带动三门峡市农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中的小农业))同比增长8.2%,但由于猪肉、禽蛋产量下降,使占一产比重较大的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4%,拉低三门峡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2.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低速增长。 一季度,三门峡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1.8个百分点,但回升的力度较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虽比去年全年提高2.3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省增速3.6个百分点。煤炭行业大幅度下滑、大型企业生产下降是三门峡市工业增速偏低的主要因素。一季度,三门峡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9.1%,拉低三门峡市工业增速1.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速继续回落。 一季度,三门峡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6.1%,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4个百分点,在全省各省辖市中居第17位。参与第三产业增加值核算的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财政一般预算八项支出、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等多项指标增速低于全省水平。三门峡市公路客货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5.6%,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0.8个百分点;三门峡市财政一般八项支出同比增长1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5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2.2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2.2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0.1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3.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1.8个百分点; 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全年2.3个百分点;三门峡市邮政行业(含快递)业务总量同比增长43.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6个百分点;三门峡市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3.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1.3个百分点;三门峡市电信业业务总量同比增长3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形势整体良好

受去年麦播期间气候条件良好,土壤墒情充足,各项管理措施到位,病虫害防治及时等因素影响,今年小麦生产形势较好,麦苗群体充足,长势均匀,壮苗面积大,苗情整体状况好于常年。油菜籽和蔬菜生产较快发展 今年三门峡市油菜籽面积10.1万亩,比去年增长3.8%;蔬菜面积2.85万亩,同比增长0.6%,蔬菜产量(含食用菌)7.60万吨,同比增长8.6%。畜牧业生产形势欠佳。一季度三门峡市猪牛羊禽肉产量3.38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3.3%,其中猪肉产量2.15万吨,下降5.9%;禽蛋产量1.38万吨,下降4.7%;牛奶产量0.68万吨,增长17.1%。

三、工业生产依然低迷

一季度,三门峡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40.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增速比1—2月回落0.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6个百分点。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速低的原因: 一是骨干行业影响 。一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2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5.9%,在三门峡市35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排名第四,比上年同期下降19.1%,拉低三门峡市增速1.7个百分点。由于该行业所占比重大,下降幅度大,对三门峡市增速影响较大。 二是停产企业影响。 3月份当月停产企业共有63家,减少工业增加值3.9亿元,下拉三门峡市工业增加值增速8.5个百分点。 三是新增企业少,拉动能力弱。 2015年全年三门峡市仅新增企业8家,其中渑池3家,义马市4家,灵宝1家。这8家企业今年一季度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对三门峡市的贡献为0.7%,影响很小。今年截止目前尚未有新增入库企业申报。 四是大型骨干企业影响。 3月份工业增加值下降的大型企业有7家,与上年同月相比,共减少工业增加值1.7亿元,下拉三门峡市工业增加值增速3.8个百分点。

工业用电量和工业增值税下降。 3月份,三门峡市工业用电量下降10.4%,虽然与2月份相比降幅缩小7.3个百分点,但仍是全省唯一下降的省辖市。从绝对量来看,3月份工业用电量比元月份、2月份分别减少1.03和0.38亿千瓦时,是自2009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工业增值税3月份增长5.1%,累计下降28.6%。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一季度,三门峡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2.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增速比1—2月回落0.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居全省各省辖市第11位。投资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三门峡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70.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倍。 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回升明显。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刺激下,三门峡市房地产开发商投资信心有所增强,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恢复性增长。三门峡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增速居全省各省辖市第3位;商品房销售面积14.3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7.8%,增速居全省各省辖市第10位。 三是民间投资增速大幅度回落。 一季度,三门峡市民间投资完成132.6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民间投资结束了多年以来持续大幅度领先增长的状况,表明当前市场需求不足、投资意愿下降的问题十分突出。

影响三门峡市投资增速的主要因素:一是施工项目个数减少。 一季度,三门峡市施工项目193个(全省施工项目7612个),比去年同期减少49个,项目个数仅为全省各省辖市平均水平的45.6%,仅比济源市的130个多63个,施工项目个数居全省倒数第二位。 二是在建规模不足以支撑投资持续增长。 一季度,三门峡市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289.3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3%。而在这个总规模中,已报完669.54亿元,剩余规模仅为619.78亿元。三门峡市去年实际完成投资为1539亿元,即使维持去年的水平不增长,平均每月也要完成投资128亿元。加之有些项目工期长,短期内不可能完成全部投资,所以,维持三门峡市投资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非常大。

建筑业营业税持续负增长。 从去年9月份开始,三门峡市建筑业营业税当月一直是负增长。今年一季度,三门峡市建筑业营业税完成1.89亿元,同比下降7.8%,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8.3%)26.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各省辖市第17位;建筑业营业税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0.9%,低于全省1.4%的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小幅下滑

一季度,三门峡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增速比前两个月回落0.1个百分点,居全省各省辖市第17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导致三门峡市零售额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是限额以上零售业和住宿业增速下滑。 一季度三门峡市限额以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7亿元,同比增长3.1%;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35亿元,同比下降4.5%。 二是 限额以上单位数量减少,影响零售额增长。 2016年三门峡市纳入月度报表的限额以上单位共有387家,比上年减少了3家,单位数仅占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数19648家的2%,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三是 停业和负增长企业拉低了三门峡市销售额、零售额增速。 一季度,三门峡市共有11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因停业关闭等原因无法上报数据(年报停业8家,2月停业2家,3月停业1家),这11家企业上年同期数较大,拉低三门峡市一季度限额以上销售额增速1.7个百分点、零售额增速4.2个百分点;零售额下降的企业达50家,其零售额占全部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的20%,下拉三门峡市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9.1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支运行平稳

一季度,三门峡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在全省各省辖市中居第17位。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增长29.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8.9%。一季度,三门峡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

七、金融形势相对稳定

3月末,三门峡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45.28亿元,较年初增加107.69亿元,增长10.4%,增速居全省第5位;各项贷款余额689.13亿元,较年初增加17.37亿元,增长2.6%,增速居全省第16位。

八、市场物价温和上涨

一季度,三门峡市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1.1%,涨幅比前两个月提高0.2个百分点,比全省2%的涨幅低0.9个百分点,比全国2.1%的涨幅低1个百分点。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呈现“五升三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上涨3.9%;衣着类价格下降最多,下降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