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民就医被指定医院 买1元的药掏5元挂号
□记者李红汛
本报平顶山讯 “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在家门口,可就是不能在那儿刷卡看病拿药。因为新华区医保中心指定了医院,俺这些老人只能舍近求远就医。”10月22日,十几名来自平顶山市新华区的老人向大河报记者反映,即便是到指定医院拿1块钱的药,也必须掏5元挂号,多拿钱不说,还要跑远路,十分不便。
反映|社区卫生服务站不让刷卡就医
实际上,平顶山市新华区医保中心指定医院已经有5年左右的时间了。这次之所以新华区的老人们“爆发”,是因为平顶山市其他行政区实行了居民持医保卡可根据情况就近就医,也就是说,居民持医保卡既可以到指定医院,也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
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不让刷卡就医拿药,让住在平煤三矿后的徐大妈十分苦恼。
徐大妈今年69岁,患有慢性病,腿脚不太好,平时都是拄着拐棍走路。她对记者说,没指望在指定医院能看大病,平时一些头疼、发热的小病,周围居民多是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输液,进行最基本的治疗。对居民们来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方便之处在于,下楼就能把事儿办了,而且不用排队。
然而,在指定医院就不一样了。徐大妈说,指定的三矿医院离她家有四五里地,还不通公交,以前腿脚好时她骑电动小三轮去,现在只能让孩子带着她去。“去指定医院还要挂号排队,有时一耽误就是半天儿。光挂号费就要5块钱,即使只拿1块钱的药也要掏挂号费,要不是需要输液,我说啥也不去。”徐大妈说。
调查|医保中心指定了9家就诊医院
据了解,像徐大妈这样的老人,有平顶山市户口,又没有工作,医保卡一年交100块钱,按50%比例报销,累计报销额度为300元。
同样持有居民医保卡的张师傅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在指定医院虽然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一样就诊享受50%的报销,但在指定医院内,普通输液的费用一般是五六十元,而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就三十元左右,用医保的话十多块就行了。另外,每次去指定医院就诊需要5块钱的挂号费,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光挂号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记者调查了解到,新华区医保中心指定的医院有9家,而社区卫生服务站有30多个。显然,在距离上,指定医院没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优势。同时,老人们还反映指定医院存在服务态度差、常用药物短缺等问题。
对此,新华区医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称,主要考虑到指定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设备相对较好。然而,老人们并不买账:“平时头疼脑热的看看还行,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具备,真有大病,这些指定医院还是让转院。”
心声|盼不再指定医院,让居民能就近就诊
记者核实发现,除新华区外,目前平顶山市的湛河区、卫东区等都对居民医保推行就近就医政策,不再指定医院就诊,居民既可以到指定医院,也可以到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居民方便为主。
早在2012年7月30日,平顶山市人社局联合财政局就下发了《关于平顶山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门诊统筹试行办法》,明确规定了“门诊统筹实行定点医疗服务管理,由参保居民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负责为参保居民提供普通疾病门诊医疗服务”。不难看出,平顶山市并没有要求居民到指定医院就诊。
目前,2016年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已经开始征缴。“国家为俺这些没有工作的人办理医保是一件大好事,但俺还是希望小病小灾的就近到社区门诊治疗,这样多方便!”徐大妈说。更多老人盼望新华区医保中心能放开指定医院,让老年人自由选择医院,不再舍近求远就诊。
(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