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继科:把爱播撒到学生心灵深处

06.10.2014  04:10

      开朗幽默的性格,朴实大方的衣装,平易近人的微笑,让人感觉无限温暖。这就是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3级辅导员常继科。

   自 2003年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她见证了 968名大学生的成长。十年的辅导员生涯见证了她从“常姐”到“常妈”的华丽蜕变。2013,“常妈”又迎来了338个新的青春“小伙伴”,继续着与她们有关的时光故事。

   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

      辅导员是学生的青春引路人,而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却又经验不足,因此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正确的沟通方法,还需要辅导员具有很好的个人魅力。而仅从“常妈”这个称呼,我们就可以看出常继科在学生心中的地位。那么她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谈起多年的工作心得,常继科说自己并无诀窍,最重要的就是“用心”两个字。“我是一个妈妈,太能体会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期待。学生来到河大就是我的孩子,我把他们当亲人。”她把自己所有的爱和精力都给了学生,日常生活的关心自不必说,尤其是在学生遇到人生困境的时候,她更是义无反顾第一个站出来,不遗余力地帮助学生。

  有一次,她如往常一样到教室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时,了解到一名周末离校的学生一直未归,综合种种信息分析,她推测这名学生有可能被骗入了传销组织。于是她马上报警、联系家长、收集情况,并换电话卡假装成普通学生不断和该男生联系。高度的责任感让她坐卧不宁、焦虑万分,于是她直接买了张火车票就去了南京。但是到了南京火车站,被传销组织控制的男生并未出现,又要求到淮安见面,她又不顾劳累匆忙赶往淮安并报警。这时的常继科已极度疲惫,但她仍然无法放松脑子里紧绷的弦,怀着一丝微弱的希望,她继续奔波在淮安的大街小巷,最终在当地警方的帮助下找回了学生。当该男生怀着无限愧疚的心情随着她回到开封,本以为会受到严肃的批评和冷落时,常继科却送给他无限的关爱和温暖。从老家赶来的家长抱着孩子泪流不止,抓着常老师的手说:“常老师救了孩子,就是救了我的家呀!”

  用爱化解突遭家庭重大变故的学生的痛、细心安慰丢包学生缓解学生情绪、把得低血钾症的学生及时送到医院挽回其生命……这样的经历很多,每一次都是辛苦并快乐着!十一年的辅导员工作中,常继科的手机始终保持24小时畅通,随时随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如果学生是“演员”,我就是“剧务”

      “工科专业,何以安身立命?”常继科经常这样问学生,她明白技术就是硬道理,“学生的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才能提高,因此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就是搭建平台,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能力,提升素养。”2004年,她带领学生组成网络工作室,给学生提供场地、服务器、扫描仪等众多设备,学生在里面可以自己搞创新、做应用小程序放到网上去卖。这批计算机科研小组为许多机构开发了主页,有的学生在圈内锻炼出了经验,还经常参与一些项目。其中有名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奖,毕业之际,由风险投资机构注资1000万元在上海成立了文化传媒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常继科一直坚持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她说,如果大学四年是“剧本”,学生是“演员”,那么她甘当“剧务”行万里,尽心竭力插“两翼”。

  在常继科眼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抓“课前、课间、课后”时间开展大众素质活动,打破学生活动精英化常规,以“不做烈焰可以做火花!没有惊雷响可以鸟鸣涧!”为口号到各个班级动员,号召学生勇敢站出来,找到自己的舞台,释放独有的光彩。活动中,一首歌曲、一篇演讲、一场报告,或者一个精妙的程序设计,都会让学生们得到肯定和掌声。全年级人人都参加、人人都完成的简历制作大赛、职业规划大赛,更是热火朝天。在这个氛围中,学生们不断展示自我、肯定自我,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

  “我觉得大学就应该是这样,给学生一个机会,也给学生在以后发展上提供一个资源。”十一年的辅导员工作,她曾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事必躬亲,觉得自己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第二阶段是想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自己从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现在发现孩子们都可以把自己管理得挺好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发挥主动性,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建设。”常老师欣慰地说。她始终坚持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对人生的看法毫无保留地传达给学生,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