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端健:登封草村岭一战以少胜多 打死70多日军
常端健老人
常老写下寄语:坚定信念铸军魂
中原网讯(记者 殷海涛) 和许多老战士因战争落根他乡不同,93岁的常端健出生在安阳,退休后又回到安阳,如今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但70多年前,你可能无法想象,他只有靠要饭和当兵才能养活自己。
自幼清苦 村中讨饭
1922年11月,常端健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县善应镇南坪村,1944年2月参加革命。
常端健生在一个贫苦家庭,7岁时和三哥在本村讨饭,仅上了两年学,便辍学跟父亲下煤窑。三哥后来在煤窑中因瓦斯爆炸去世,父亲再也不让他下煤窑了。1943年,他被日本人骗到安东修铁路,1944年1月逃回家,而父亲和大哥却累死在日本人的工地里。
回家后因灾荒无法糊口,常端健迫不得已和村人参加了皇协军,9天后便起义投靠到太行七分区,被编到一团新八连当兵。
常端健自入伍后,先后参加过打杏树岗、范马寨、马义川、堤洞等战役,1944年在登封县草村岭和日本鬼子作战时因作战英勇,荣获一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老人2002年写下的回忆录,现在他说自己脑子不好使了,好多东西回忆不起来了。
脖子上挂手榴弹夺来一杆枪
才当上八路军没多久的常端健用两枚手榴弹从皇协军手里夺取了一支“三八大盖”。
1944年2月,林县一带的皇协军仗着小日本的嚣张气焰,趁着年关临近,常常溜到老百姓家抢吃抢用。知道这事后,八路军个个咽不下那口气,都想找机会教训一下这帮“走狗”。
这天,五六个皇协军来到村子里赶猪羊,早早埋伏的常端健和战友听到声音迅速冲出来把这伙强盗围住。脖子上挂着手榴弹的常端健,走到一个皇协军身后用脚一踹,使劲儿把他的枪拽到自己手里。
第一次摸到真枪很是兴奋,常端健说:“排长见我很开心就送了我10来发子弹,我晚上睡觉都搂着它。”从此,常端健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开始了护国杀敌的岁月。
老人为抗战胜利70周年题词
以少胜多的草村岭战斗
1944年8月,太行军区下来命令:太行七分区两个团外加太行分区一个团主力,要迅速组织部队渡过黄河口,到敌后打游击。
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常端健就跟着部队过了黄河,来到了登封。常端健说,他们新八连过了黄河后就改名为豫西一支队特务连。
在登封县一次战斗任务中,常端健所在的特务连负责“引蛇出洞”,要把日本人引出来,交给埋伏好的三个团来打。可是狡猾的日军半路发现可疑,追至草村岭,便不再跟来。
眼看计划要失败,为了阻止敌人回去,常端健他们顾不了多少,跟鬼子干了起来。谁知救援迟迟未到,80多人要面对100多日军和1000多的皇协军,敌我力量悬殊太大。
血战了几个小时,敌人机枪扫射猛烈,不怕死的常端健决心要把鬼子的机枪手打下来。他回忆,当时子弹从帽檐和腿边擦过去,冲到有利地位后,他拉开一个手榴弹就往日军的重机枪方向摔过去,顿时机枪声就不响了。受到鼓舞的常端健又继续扔了四枚手榴弹。常端健和战友们一起奋勇杀敌,硬是把敌人打了下去。
最终,司令员皮定均的三个团赶来,战士们与日军展开了勇猛的战斗。据常老回忆,八路军的特务连一班和三班各牺牲1人,二班二死一伤。而100多个鬼子,只回去了33人。
就是在这场战斗中,还是新兵的常端健因作战勇敢,荣获一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如今,常端健老人在安阳县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站休养,六七十年代,他在云南丽江工作,后因身体原因提前从云南退休回老家。过了大半辈子苦日子的常老至今生活节俭,他嘱咐年轻人不要浪费,要有坚定的信念。
相关阅读:
编辑:殷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