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清

30.06.2014  10:22

常玉清(1905年—1991年),男,商城县汪岗乡古井村人。13岁给地主放牛做帮工,  18岁跟哥哥烧炭。1929年,离开炭窑,加入农民协会,积极参加农民暴动。历任游击小队长、中队长、分队长。一天拂晓,他带领游击队百余人,袭击赵家棚子镇上的一个国民党军修械所,歼敌近1个连,缴枪40余支。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商城县苏维埃常务委员会委员。 

1930年,编入红一军独立师。先后任红一军独立师特务营班长、排长兼支部书记,红九军八十团特务营机枪连政治指导员兼连长,红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军七十四师某营教导员。当地反动派得知他参加了革命,就实行阶级报复,其哥被逼外逃,父亲被关押,家被抄,母亲愁苦交加而双目失明。

1934年,当接到所部参加长征的命令后,他率领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二三团一个营连续攻克河凤桥、高家棚、草庙集、豆腐甸之敌,一路征战,及时赶到罗山县出发北上。又途经方城县独树镇、陕西庾家河、蔡玉窑、九间房、袁家沟口等战斗。到达陕北合水山区时,常玉清率部进行了阻击国民党骑兵几百人的战斗。之后,参加了反击陕北军阀和东北军阀围剿的战斗。1935年10月初,参加了围歼东北军第一一O师的劳山战役。接着又强攻榆林镇。劳山战役和榆林镇之战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使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有了落脚点,同时也为此后中共中央把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创造了一定的条件。11月21日,在毛泽东直接指挥的直罗镇战役中,国民党第一O九师师长牛元峰纠集残部,龟缩于镇东的一个寨子里,顽抗待援。常玉清所在的二二五团担负攻打寨子的任务。此时,周恩来副主席亲临十五军团指挥所观察地形后指示:“敌有火力优势,就地围歼于我不利,要放开口子,赶敌出寨,在运动中消灭之。”常玉清和团长徐世昂遵照这一指示,率主力包围寨子,放开一个口子让敌向南逃跑,然后追杀20多里,俘其一个多营,余敌全部被歼,敌师长牛元峰也在混战中被击毙,打了一个漂亮的“赶牛牵牛”胜仗,受到了周恩来副主席的表扬。不久,常玉清被调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副师长、政治委员,随毛泽东渡黄河东征,又回师陕北。继之,随彭德怀西征。所部七十五师于1936年6月初攻占红柳沟后,又包围了宁夏北部重镇预旺县城。守敌为马鸿逵骑兵部队。此役,以不到20人的伤亡,取得了俘敌千人,获战马500余匹,武器2000多件的重大胜利。8月,奉彭德怀指示,率部在海原与会宁一线同胡宗南部及东北军激战数日,完成了迎接二方面军的任务。

1937年8月,常玉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副团长兼旅后方政治委员,东渡黄河,挺进华北,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嗣后,进至晋东南,做后方机关工作,负责举办教导队轮训干部,筹建了小型兵工厂、被服厂。还在河北正定府一带组织游击队1500余人,受到八路军总部通报表彰。1938年9月,根据彭德怀、罗荣桓的指示,带领200多人,经汤阴,过平绥铁路,越五龙集,进至鲁西南的草庙新庄与六八八团两个连会合后,转战于荷泽、东明、定陶、成区及民权、考城广大地区。首先将考城县以纪秉南为首的进步抗日部队收编成几百人的游击队,尔后在定陶又组建一支队和一个营,使部队很快发展到2000余人。经训练后,一战濮阳丁树本旅,二战黄岗、东明县伪保安团,三战石友三杂牌军,使八路军在该地区威望大振。继之,向曹县扩展,袭击张东寨子的一个日军炮阵地,毙其百余人,获大炮两门(现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开创了鲁西南八路军缴获日军大炮之先例。又相继铲除了当地作恶多端的数名汉奸恶霸,解除了当地群众的心头之恨。1939年,任冀鲁豫支队第二大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二纵队新二旅副旅长。1940年7月,南下到达皖东北地区,兼任淮北保安司令,组建了淮北游击大队和湖(洪泽湖)北游击队,指挥了泗阳、双沟战斗。后来,淮北、湖北两支游击队与南京近郊的游击队合编为新四军第九旅。在皖东北战斗年余,即调任新四军第三师八旅副旅长兼盐阜军分区副司令员,随后又兼任东线剿匪总指挥。由于长年征战,积劳成疾,被安置在海边养病年余。病愈后,担任苏北民兵指挥部总指挥,参加了解放淮安县城战斗,参与指挥了苏中“七战七捷”之一的邵北保卫战,毙伤国民党军2000余人,缴获汽艇2艘。嗣后,常玉清任华中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副司令员,华中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兼后勤司令员,参与指挥了涟水、盐南、五岗口、盐城、南通、如东、掘港、岔河、马塘、角斜数十次战役战斗。继之,又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转战数十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苏北军区副司令员,江苏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5年因病,按正兵团职离职休养。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