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师范学院打出“组合拳”助力脱贫攻坚

10.08.2020  10:01

  近年来,商丘师范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党建、科技、教育、人才优势,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全力保障,打出组合拳,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交出满意答卷。


   注重党建引领“增活力”,扶贫前线党旗飘


  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找准着力点突破口,从强化核心引领、党员示范带头寻找破题之举与攻坚之策。发挥支部核心,筑牢脱贫攻坚堡垒。把“领头雁”选好,先后选拔2名担任处级干部的教授任驻村第一书记,其中1人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把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坚持好,依靠学校捐助的30余台电脑和桌椅、3000余册党建读物等,依托乡村振兴大讲堂,成立农村基层党建教学基地,及时将党的知识理论、脱贫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灌输给党员群众,用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极大提升了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对帮扶组党组织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在帮扶村,对贫困户进行慰问,了解家庭情况,宣讲扶贫政策,赠送脱贫信息和技术资料,以党建促扶贫,以扶贫强党建。党员带头,争当脱贫攻坚先锋。创新无职党员管理模式,设置民意调查、纠纷调解、新风倡导等10个岗位,实行定岗定职、定班定责,赢得村民一致好评。坚持村级事务阳光公开,开展党员干部轮流坐班服务。2018年以来,87名村民向党组组织靠拢,发展预备党员5名,培养14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对象,肖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做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商师模式”,先后入选柘城县脱贫攻坚先进村、柘城县五星一旗党支部、商丘市市级文明村,并于2019年荣获首批河南省“省级农村基层党建示范村”。定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入村进行义务家电维修、法律咨询、文艺演出、义诊、孝老爱亲国学讲座等活动,将党的温暖传播到群众之中,广大群众对驻村干部的认可度、满意度逐步提升。


   注重扶智扶志“相结合”,脱贫攻坚动力强


  树典型培育乡村文明新风。组织开展评选表彰活动,评选道德模范,加强孝道文化等优良传统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对群众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构建乡村“文化风景”,建设“记忆农耕、传承文明、留住乡愁”为主题的村史馆,成立葫芦烙画文创产业基地、青少年民俗文化教育基地,举行多场次“践行新思想奋进新时代”助力脱贫攻坚专场演出,组织学校师生为帮扶村绘制2100平米文化墙,这些活动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增强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始终坚持“扶志”先行,通过校领导与帮扶组经常与贫困户谈心交流、政策宣讲等方式,让贫困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摒弃“等、靠、要”消极思想,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帮扶项目,增强脱贫致富信心。


   扭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强化增收拔穷根


  完善基础建设,提升发展潜力。4年多来学校先后投入定点帮扶村157万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驻村第一书记多渠道争取资金1483万元,完成通村路、村内主干道、户户通等工程。2019年以来以坑塘治理、乡村振兴大讲堂等项目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发展壮大产业,做到有钱办事。培育壮大优质种养业、制造业。推广草莓大棚50亩,种植油牡丹90亩;养殖波尔山羊500余只,种植软籽石榴1000棵,冬枣500棵;建设2765平米的肖庄产业园,引进布艺衣柜加工企业入驻,可吸纳务工人员180余名;实施2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产业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约34万元的收入,用于设置贫困户公益岗位,统筹帮扶困难群众,有效助推脱贫攻坚。在驻村干部的努力下,肖庄村产业园在疫情防控期间坚持两推进、两不误,搭上了复产复工头班车。


   推进精准扶贫“不断线”,校地合作结硕果


  在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关决策部署,2018年学校与柘城县确立了校地结对帮扶关系,在智力帮扶、科技帮扶、培训帮扶、人才帮扶、产销帮扶、文化帮扶等方面扎实开展全方位合作。选派学校刘万华博士延期挂职任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副主任,牵头开展柘城县历史文化品牌挖掘和文化产业扶贫开发工作。2019年校地双方签订了教育合作战略协议、科技研发战略协议,组织了72名师范生赴柘城县15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全职顶岗执教,既为学生提供了教育实习实训岗位,也有效解决了柘城县基础教育师资短缺问题。开展产销帮扶,采购价值23.46万元特色农副产品。共建河南省干制辣椒技术院士工作站,有力助推了柘城县辣椒产业结构提升,使辣椒产业进一步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校地双方同频、合作共赢的生动局面。


  (商丘师范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