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总工会发布劳动关系和谐指数引热议

13.10.2014  11:43
      我市日前在省内率先发布的反映劳动关系和谐程度的劳动关系和谐指数,引发众多市民、企业经营者、学者的关注和热议。我市的劳动关系和谐指数是第一次发布,作为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它不仅完成了我市有史以来针对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最全面的一次调查,也客观反映了企业员工的真实心声,但在指数体系建设上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此次劳动关系和谐指数是由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总工会)发起的,通过对我市17个产业集聚区、5大行业、31家重点企业的调查,经过指数得分计算,指数越高排名越高,最后得出劳动关系和谐指数的综合排名。专家表示,且不谈劳动关系和谐指数的各项指标是否合理,单说它未来对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将是正面的促进,因为它不仅解决了劳动关系和谐程度无法量化考核的问题,唤醒了劳动者、企业管理者和政府相关部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决心,也帮助企业认清了自己的差距,认识到“企业最大的财富是员工”。
      指数影响求职者的就业观。 过去求职者主要追求工资高、福利好的单位,现在开始关注良好的工作环境、快乐的工作氛围、有提升空间的工作岗位和较小的工作压力等软指标。
      指数引起企业家的反思。 企业需要忠诚的员工,而忠诚的好员工不是只靠个人就能修炼出来的。“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不是无根之木。企业好不好,员工既会用嘴表达更会用脚投票,使员工自觉形成忠诚意识,需要民主平等的管理机制、融洽通畅的交流渠道、和谐向上的企业氛围、相互尊重的沟通平台,以及企业管理者比员工先意识到员工忠诚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企业家认识到,企业不仅要解决员工的生活问题,还要让其有所提升,认同企业文化,提高他们的忠诚度,只有忠诚的员工才能打造有前景的企业。让更多企业认清员工是企业的财富,让员工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归属感而做出的努力。
        指数发布给工会工作提出新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感受的不断变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永无止境。需要通过指数连续多年的深入调查,最终总结出洛阳劳动关系的时间、空间特点,制定一套持续有效的、因地制宜的劳动关系管理机制,而不是短时的目标。需要更连续、更广泛性地对调查结果长期追踪,将指数持续发布下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指数的长期效应。(张宝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