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前驻华大使:“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化提供新思路

18.04.2017  13:28

  2014年2月,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被列为促进中巴“一带一路”合作的旗舰项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图为瓜达尔港码头。人民日报记者 孟祥麟摄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2017年5月在北京举行。海外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对世界经济可能带来的变化密切关注。4月17日,巴基斯坦《民族报》刊登了巴基斯坦前外交秘书、前驻华大使萨尔曼·巴希尔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称,“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化提供了新思路。

   一带一路”:东方推动的新一轮全球化

  文章称,文明的演进,即使是西欧文明的进程,也无法脱离东方文明的影响。古丝绸之路的复兴、东西方关系的再现,具有扎实的历史文明基础。

  著名学者彼得·弗兰克潘在《丝绸之路》中写道,将罗马文明看作西欧文明的根源,实际上忽视了东方文明对西欧文明持续不断且多层次的影响。

  弗兰克潘称,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对于竭力维系其在东西方联系上的地位的美国和欧洲来说,是个灾难性的时期。他将这种局面归结于“西方缺乏全球史的概念,即更宽广的视野、更广泛的主题以及更多元的模式”。他指出,西方世界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转型”与“动荡”的时期将会持续到2040年。他还提到,连接欧亚地区的机构和组织将成为“世界的中心”。

  文章称,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当下,反全球化思潮,保护主义壁垒,人员和货物的流动的限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停滞,民族主义情绪、仇外心理和放弃自由的价值观念盛行,而这一切都是对历史进程的逆转。

  当然,亚洲也无法在这些思潮中独善其身。地缘政治、权力平衡、军事联盟等老派思想会造成灾难,并使危机和冲突长期地恶性循环。

  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地缘政治战略、军事权力扩张、核武器称霸,都有其局限性,必须用新思维塑造前进的道路。

  此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它意味着由东方推动的新一轮全球化浪潮已经到来。这种模式的全球化注入了亚洲的或者说普世的价值观,但同时又不拒绝西方的价值观。

  文章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在于,它避开了地缘政治和权力的理论,为更美好的未来提供了另一种视野,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途径,它是包容的、自愿的、灵活的和务实的倡议。

  命运共同体、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自愿合作,这些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原则。中国已经建立了必要的合作机制(如丝绸之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并利用知识、技术和资金使其发展起来。

   中巴经济走廊:“一带一路”互惠互利的典范

  巴基斯坦有幸参与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第一个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交通设施、能源开发及运输设施、瓜达尔港的运作、经济特区的建立,一切都在陆续步入正轨。位于阿拉伯海沿岸的瓜达尔港和卡拉奇注定要成为商业、金融和能源交易的中心。

  巴基斯坦的经济形势正在迅速转变。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令巴基斯坦经济发展信心倍增。走廊项目所需的制度结构和框架已经到位,其中包括巴中自由贸易协定、联合投资公司和货币互换安排等。

  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互惠互利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该项目也是建设从巴基斯坦和中国延伸到欧亚和非洲的不断扩大的双边合作计划的起点。

  2017年3月在伊斯兰堡举行的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对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表示欢迎。阿富汗和伊朗的参与为该地区带来实惠。这种合作也可以扩大到海湾地区、中亚甚至非洲。美国、英国等国最近也开始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所蕴藏的巨大变革潜力。

  “欧亚大陆桥”项目正在快速发展。从义乌到伦敦的货运列车首次亮相,是实现务实双赢的合作的有力展示。海上丝绸之路也备受关注。中国援建的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的汉班托特港、吉布提及其与埃塞俄比亚的铁路,都是双赢合作的典范。

  中国不仅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也为实现该倡议采取了务实的措施。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投资将达到约5万亿美元。中国,带着古代璀璨文明的智慧及其独特的历史感,领跑21世纪世界的塑造。“一带一路”倡议为实现全球和平、稳定与繁荣提供了途径。(王冰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