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岁老太每天至少行两善 义务看病最开心
20年来,郑州市退休医务人员聂鸿梅每当从报纸、电视上看到求助的病患群体,就联系上他们,寄赠一些有效的中医药方及康复理疗知识单。
在家属院、马路边、菜市场、公交车上,看到别人身体有不舒服,她也会热情地询问,并给出建议。她说,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帮助别人,感受快乐,多好!
义务帮人看病,是75岁的聂鸿梅(右)“最开心的事儿” 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场景
看到中医药方
她便随手记下
在郑州市建设东路防空兵社区退休医务人员聂鸿梅的家里,桌子上、茶几上、床头,都是关于医学、养生类的书籍。
抽屉里,厚厚一大卷打印纸,上面记着她几十年来收集的各种中医药方、医学知识,打印纸打开有将近30米长。
退休20年,聂鸿梅依然每天大量阅读医学书籍,看两三档养生节目,把自己不了解的医学、养生知识记录下来,细细揣摩。
看到报纸上有需要帮助的病患,她就联系上他们,利用掌握的医学知识给他们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寄赠对症的中医药方和养生知识。
1月7日,看到《河南商报》关于白血病女孩董佳丽的报道后,聂鸿梅整理出32个中医食疗药方,委托河南商报记者带给董佳丽。近日,董佳丽再次打来电话,向聂鸿梅表示感谢。
缘起
从小便立志学医,退休后乐于助人
5岁那年,聂鸿梅的母亲患上淋巴腺结核,4年都没有痊愈,也付不起医药费。
后来,一名老医生寄宿在聂鸿梅家隔壁,通过一张药方,治好了她母亲的病。
此后多年,附近几个县的淋巴腺结核患者不断前来抄写药方,且纷纷痊愈。耳濡目染,聂鸿梅在9岁那年就立下志向:以后学医救人。
19岁,她从老家开封考进河南医科大学,后来在河医附属医院的保健科、内科、核医学科等科室工作,拿到中级职称。
退休后,短暂地轻松了半年后,她说,这不行,还得多做事,那就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多帮助身边的病患群体吧。
从此,她给自己定下要求:每天至少做两件好事。
家属起初不理解,可看她非常坚决,每天在外忙碌着又十分开心,于是也就特别支持。
故事
坚持每天至少做两件好事
昨天下午,聂鸿梅在小区外一条长凳上休息,附近站着一位中年男子,他面部浮肿,脸色发暗,耳朵也有些不正常。
“你好,打扰一下,我看你脸色很不好,你平时有高血压吧?”聂鸿梅向他打招呼。“你怎么知道?”对方疑惑地问。“我有30多年医务工作经验了。你平时应该少吃盐,早休息,情绪稳定……”聂鸿梅说。两人聊了近30分钟,最后,男子带着聂鸿梅给他写下的中医药方离开。
有次在马路上,一名男子心脏病犯了,倒在地上嚷嚷着难受,行人慌作一团。聂鸿梅上前按着男子的内关穴、外关穴,几秒钟后男子缓过来,连连道谢。“心脏病的有效抢救时间特别短,在自己的医学知识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事,挺好的。”
声音
宁肯被误解,也要帮助别人
做好事,有时还会遭遇误解和白眼。有次,看到一个女孩脸色苍白,走路两腿发飘,聂鸿梅快步上前搀住对方,建议她早点回家休息,最近饮食上加强营养。
对方不耐烦地打断她:“你管得着吗?”聂鸿梅笑了笑,显得有些尴尬。
“以前帮助人就是一种习惯,可现在如果在马路上帮助一个人,人家感觉都怪怪的。”聂鸿梅有些困惑。
听说有老人在路上摔倒后没人敢扶,她有些激动,“我肯定上去扶。我不怕人家讹,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被人讹?”
她说:“误解是一时的,人命才是大事,宁肯被误解,也要帮助人。”
喜悦
帮助别人
也是让自己感受快乐
临到中午,女儿催她回家吃饭,在电话里嗔怒:“天天操心人家的事儿,累不累?”她笑笑,不说话。
“我今年75岁,身体很硬朗,以后还要多做点事。”聂鸿梅说,“帮助别人,心情也舒畅,多好。”
她还计划着把自己收集了几十年的药方整理成册,发放给需要的人,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
小区许多居民也是聂鸿梅的忠实粉丝,在路上碰到她,都会上前询问一些养生保健知识,她都耐心地一一讲解。“聂老师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大家平时身体有不舒服,很多会先听取一下她的意见。”五里堡街道办事处防空兵社区的王女士说。
【责任编辑: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