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绿化出颜值也出产值

18.04.2019  06:10

走好山区绿化这条路,让荒山变青山、矿山变果山,提高山川颜值,提升山林产值,大美山川就会源源不断造福中原。

本报评论员丁新科

和天保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一样,太行山绿化工程是我国正在实施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25年来,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1%提高到22.4%,森林质量显著提升,林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见4月15日《人民日报》)

巍巍太行,东接华北平原、西连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太行山区在我省西北部,早年间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生态承载力较低,水土流失严重,而太行山绿化工程的实施,则显著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森林面积大幅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自然灾害大量减少,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据统计,1994年~2018年,河南省太行山绿化工程实际完成营造林面积18.1万公顷。

25年实现太行山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着实不易,太行山区交通不便,生长于此的人们常年与自然抗争,养成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都是发源于太行山。与平原不同,这里石漠化严重、林木生长缓慢,缺少水源,面对绿化太行的艰巨任务,太行山人用尽心思:济源人鱼鳞坑造林,石头缝里插绿,将“濯濯童山”变为“满目苍翠”,将愚公移山故事续写为愚公绿山;林州市发展“坡地经济”,种植核桃18万亩、花椒8万亩,“花椒之乡”美名远扬,既绿了山,又富了民……太行山人为全省国土绿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路径借鉴。

太行山绿化、生态修复只是我省国土绿化提速行动的一部分。当前,全省山区森林面积大幅增加,但尚有1000多万亩荒山和石漠化土地亟须绿化治理,森林质量总体不高,效益发挥不充分。要想进一步巩固扩大国土绿化成果,还要改革创新绿化机制,更好地解决“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出、树由谁来种、林木如何管”等问题。需要在政府资金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绿化;采取蚂蚁啃骨头的办法,瞄准剩余荒山逐年逐块植绿,破除“年年种树不见树,造来造去老地方”的怪圈循环;吸引专业绿化公司运营,以专业化促科学化,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参与日常管理,将森林变成水库、钱库、粮库,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

石头越采越少,果子越结越多。变一味索取为呵护修复,走好山区绿化这条路,让荒山变青山、矿山变果山,提高山川颜值,提升山林产值,算好增加生态效益这笔大账,大美山川就会源源不断造福中原。

开封市高起点谋划部署国土绿化工作
为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工作,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开封市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城市生态绿化实际,2019年拟完成创森15.国土资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