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台煤矿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

19.08.2015  11:41

为了强化对煤矿安全生产失信行为的约束惩戒,山东省依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日前首次出台制定了《山东省煤矿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已通过山东法制办备案。

据了解,“黑名单制度主要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的煤矿企业、煤矿(生产、基建)、技术服务机构;煤矿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煤矿矿长、实际控制人,技术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有关从业人员。

“黑名单”详细规定了,全省煤矿及煤矿矿长、实际控制人有发生煤矿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责任事故,或年度内累计发生责任事故死亡3人及以上的;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后隐瞒不报、谎报、迟报或者故意破坏、伪造事故现场,毁灭证据的;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企业主要负责人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事故调查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存在无证、证照不全组织生产,超层越界开采,隐瞒作业地点和图纸造假的,将列入“黑名单”。煤矿企业及煤矿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以下情况的,也要列入“黑名单”,一是所属省内煤矿发生生产安全重大及以上责任事故的;二是所属省内煤矿发生生产安全较大责任事故3起及以上的;三是所属省内煤矿发生生产安全一般以上责任事故5起及以上的;四是发生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后隐瞒不报、谎报、迟报的;五是所属省内煤矿年度内出现第三条第四款所列行为之一3次及以上的。 出具虚假证明、虚假报告,转让或者出借资质证书和超出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服务活动的技术服务机构及技术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承办此项业务的有关人员,将列入“黑名单”。

一般列入“黑名单”的期限为一年;如果煤矿企业发生生产安全重大责任事故、煤矿发生生产安全较大责任事故的,列入“黑名单”的期限为二年;煤矿企业发生生产安全特别重大责任事故、煤矿发生生产安全重大以上责任事故的,列入“黑名单”的期限为三年;连续列入“黑名单”的,从第2次列入“黑名单”起,期限为三年。列入“黑名单”的煤矿企业、煤矿,依法限制新增项目安全核准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对列入“黑名单”的技术服务机构,在行业内通报批评,重新审查相关资质或业务范围,直至撤销其相应资质;对列入“黑名单”的个人,一律取消相关评先评优资格,采取安全约谈、强制培训等措施予以惩戒,并将其失信行为与社会征信系统相衔接。

“黑名单”管理程序分为“取证—审核—告知—公布—撤销”五个环节。首先,山东煤矿安监局对拟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或者个人依法进行核实、取证;其次,在取证完成后三个工作日内,进行信息初步审核和审议、确定;再次,告知对确定的“黑名单”信息,依法告知相关企业或个人,听取申辩意见,对事实、理由、证据成立的,应当予以采纳;告知过程中要严格按有关程序由相关人员予以签字确认,并再次审议;然后,对最终确定的“黑名单”信息,由山东煤矿安监局发布对外公告;最后,列入“黑名单”管理的企业或者个人在管理期限内未发生新的符合纳入“黑名单”条件行为的,经取证确认,在期限届满前的1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定后,从“黑名单”中撤销。山东煤矿安监局将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或者个人作为重点监察对象,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或者个人出现新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依规从重处罚。本制度自2015年9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0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