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入驻企业预计超过2万家 自贸试验区将双倍完成“小目标”
今年4月1日挂牌时,河南自贸试验区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年底前新增企业达到1万家。现在看来,这个“小目标”定得太保守了——12月13日,记者从省自贸办获悉,截至11月底,河南自贸试验区新增入驻企业已达18978家!而且以现在每日新增企业数来看,年底前入驻企业预计超过2万家。
开封片区的河南圣源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是较早注册的企业之一。“我们是医疗行业,需要办理的证件较多,环评、消防、医疗执照等,如果单个办理的话非常麻烦。”公司总经理苏拥军说,“自贸试验区的办事效率让人惊喜,我们在网上提交了一次资料,三天后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开封、洛阳三个片区的政务服务理念是“一次提交、一次办妥”,正是基于这一理念,以及由此制定推行的一系列高效做法,保证了自贸试验区平均每个工作日有80多家企业办妥注册。
除了注册制度改革,自贸试验区建设也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今年10月份,省政府已向郑州、开封、洛阳片区下放了首批455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河南自贸试验区成为承接省级权限最多的自贸试验区。“我们还要进一步梳理研究应向自贸试验区下放的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力争再下放一批、委托一批省级权限到各片区管委会。”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焦锦淼告诉记者。
建设河南自贸试验区,国家给我省的定位是建设“两体系、一枢纽”。从挂牌至今8个多月了,“两体系、一枢纽”建设得怎么样了?
郑州和全球重要的枢纽城市协同联动的“双枢纽”城市数量不断增加,“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进一步强化,郑州—台北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形成了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布局。
中欧班列(郑州)实现“八去八回”、往返满载、均衡对开的常态化开行,集货半径超过1500公里,服务企业多达300余家,形成“境内境外双枢纽、沿途多点集疏”格局,网络遍布欧盟、俄罗斯及中亚地区;桂郑欧班列将打通中原腹地至西南的出海通道,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同时已开通郑州至青岛、连云港、天津三条铁海联运线路,直达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五定”国际出海班列。
郑州机场国际物流多式联运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已上线运行,与国泰航空、卢森堡货航、新起点运输公司等完成了数据对接;郑州国际陆港正在搭建中欧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境内)公路、铁路、海港等运输方式与国际航空、境外陆运整个运输链的信息共享,最终将实现“一单到底、物流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省政府日前印发《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重大改革专项总体方案》和政务服务体系、监管服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法律服务体系和多式联运服务体系五大建设专项方案。这也意味着,随着《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试行办法》,以及“1+5”专项方案的出台,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四梁八柱”基本成型。(记者 赵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