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定监护来了!郑州这家公证处出具首份意定监护公证

15.10.2019  21:41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段伟朵 通讯员 邢涛

“监护”在很多人印象里是大人照顾孩子,其实,一个成年人在失智失能的状态下,也会凸显监护这个问题。耄耋之年的老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预产期的孕妇、家族企业的继承人……突遭不测时,他们愿意让谁提供监护?意定监护来了!15日,记者从郑州市黄河公证处了解到,近日,该处出具了首份意定监护公证书。

【案例】夫妇俩打造数百人企业,年老后谁来“替”自己说话?

汪女士和丈夫白手起家,如今是一家拥有几百员工的企业负责人。不过,两人年纪渐长,开始考虑一旦出现病痛,谁能“替”自己说话的问题。

随后,汪女士了解到意定监护,是指在被监护人意识清楚的时候,为自己选任监护人,并将自己的人身照顾和财产管理等事宜委托给监护人,待自己丧失行为能力后,由监护人按照被监护人的意愿处理生活照管、医疗救治、财产管理、维权诉讼等监护事宜。

随后,她来到郑州市黄河公证处,请求做一份意定监护公证,以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

经过与公证员巨秀芳的反复沟通,近日,这例意定监护公证完成。全套公证包括了夫妻二人的遗嘱、预先医疗指示声明书和意定监护协议。

【公证】特殊时候是否要上呼吸机?这个公证“一揽子”说清

汪女士的这份公证主要是啥内容?

据介绍,这份“一揽子”公证涵盖面极广,夫妻两人丧失行为能力后的种种可能均包含在内。

其中,预先医疗指示是指未雨绸缪,事先做出的种种合理、合法的医疗安排和指示,在多达5页的声明书中,内容细致到了在无法为自己的医疗做决定时是不是要定期剪指甲、理发;是否希望有喜欢的图画或照片挂在病房或接近自己的地方;要不要心肺复苏术、呼吸机、喂食管、血液透析等;在临终时是不是有喜欢的音乐陪伴等各种可能。

意定监护协议则是这“一揽子”公证中的核心,夫妻双方均指定对方为第一监护人,又指定他们的独生子为第二监护人;协议涉及到监护人的选任、监护顺位、监护何时起始、紧急情况下的特别授权、监护人的权力义务等多项内容。

据介绍,这份公证是量身打造的,汪女士夫妻均参与其中,对相关的协议和声明进行了反复斟酌和修改,以保证完整准确表示自己的意思。遗嘱按当事人的要求由公证处保管,当事人本人只持有一本遗嘱证。这样既保护了老人在世时的遗嘱隐私,又能让继承人在当事人逝世后了解到当事人生前曾经订立过遗嘱,以便让遗嘱得以顺利执行。

【延伸】谁可做意定监护人?不止直系亲属

巨秀芳介绍,意定监护公证在郑州刚刚起步,尚在学习摸索之中。意定监护更适合一些迫切需要的人群,如失独老人、孤寡老人等。

这个公证案例中,直系亲属依然是第一位、第二位的监护人。而在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意定监护可以让非血缘关系的人也可以成为监护人。

2017年实施的《民法总则》第33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这也意味着,发小、老同事、曾经的下属和邻居都成了意定监护人的选项。

此外,意定监护中的监护人不止有承担监护的责任,还有处分其财产权益的权力。公证员一般会建议申请人找到一位监督人,以免意定监护人打“歪主意”。

来源:大河客户端

【责任编辑:靳静波 】 【内容审核:李敏雪 】 【总编辑:甄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