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一小学孩子冬天喝凉水 15元裤破洞继续穿
3年级的浩浩,穿着已磨破的裤子,坐在校园里背课文
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摄
没有水杯装热水,渴了,孩子们只能舀水桶里的凉水喝 15元买来的裤子,磨烂了洞,也得继续穿
他们是山脚下的一群小学生,父母大多背井离乡,他们心里,都藏有小小的愿望
水杯、雪花膏、38号的鞋子、暖和点的被子、图书……
她想有个羽毛毽子 踢个带彩的童年
当你抱怨生活的各种不如意时,可曾想过,离你不远的地方,有一群孩子正坐在漏风的教室,哈着手写字……
这所学校没有图书室、没有操场,分来的年轻老师来看看就走了,而留下的,都教了几十年,守着一份孤独,也守着一份希望。
河南商报记者 孙李爽
学校
山脚下的小学
12月22日中午,河南商报记者和锦荣公益社一行人来到平顶山郏县上丁村小学,学校后面便是群山。校长李清和说,全校57名学生,90%都是留守儿童。
故事1
买个能装热水的杯子都嫌奢侈
午后,农村的孩子没有午休,吃过午饭便早早赶到学校。
这时,只见俩学生一路小跑,前面的男孩努力把快要流出来的鼻涕吸回去,生着冻疮的脸上因出汗变得更红。
“你快点儿,妹,我要赶紧写作业。”男孩对身后的女孩喊道。
男孩今年10岁,叫丁小希(化名),他和妹妹小童(化名)是龙凤胎,父母都不在身边,他们随奶奶一起生活。丁小希只比妹妹大2分钟,却像个“大人”一样照顾妹妹。
“哥,我渴了。”
丁小希环顾四周,他在找学校的水桶。
他看到那个红色塑料水桶后,眼睛一亮,舀了半瓢递给妹妹,“少喝点,放学回家再喝热水。”
接过瓢,小童赶紧吸了一口,含嘴里温了好久,呲牙咽了,又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小童和丁小希说,他们已经习惯了,上学时渴了,就喝学校水桶里的水。
李清和说,学校没有水井,老师和学生喝水,只能从村民家里接,而他们,早已习惯了,“谁舍得花钱买杯子啊!”
愿望:像小童兄妹一样,许多孩子渴了,都是喝水桶里的凉水。他们共同渴望,能有个保温杯,可以从家带热水。
故事2
一条薄如纸的破裤子
还未上课,学生几乎来齐了。
瓦房前,一棵松柏树下,8岁的浩浩(化名)拿着语文书,正在闭着眼背课文。
浩浩说,这篇课文他下午上课前必须背会,不然爷爷会生气。他不想让爷爷生气。
浩浩的父亲5年前在新疆打工摔死了,母亲丢下他和两个姐姐改嫁,77岁的爷爷照顾他们。
浩浩穿着已经烂了好几个洞的裤子,棉絮从洞里努力往外钻。
不想让别人看自己的裤子,浩浩拿书挡住了。他说,他就这一条裤子,爷爷花15元钱给他买的,也给二姐买了一条。
裤子上的图案已经被磨掉了,原本蓝色的牛仔裤成了灰白色,没有烂洞的地方,摸起来薄得如纸一般。
几间土房,就是他们爷孙的家。
浩浩的爷爷见有人来,激动得直搓那双长满老茧的手。
他笑着说,日子还过得去,邻居都很照顾,有啥吃的穿的都给他们送来。
愿望:浩浩说,他做梦都想有条新裤子,最好给姐姐也买一条,可他没敢向爷爷提起。
故事3
一个自制的毽子
第一节课下课铃响起,孩子们从教室里跑出来。男孩三五成群一起打闹,女孩则有自己喜爱的活动——踢毽子。
要说踢毽子,思思(化名)是学校里踢得最好的。10岁的思思,长得精瘦,乖巧,是同学眼里的“小美女”。
“她一下能踢十来个。”同学在一旁起哄说。在同学们的呼喊下,她答应踢给大家看看。
思思的“毽子”,不是五颜六色的羽毛毽,而是奶奶用针线手工缝的“沙包”,不过里面装的不是沙,是苞谷。思思的父母将她丢给奶奶,她随着再嫁的奶奶来到上丁村,在这儿安了家。多年来,思思只有在梦里见过妈妈。
这个独特的“毽子”,是思思的最爱,也是唯一的玩具。奶奶说,买的不耐踢,她做的踢不坏。
说话时,思思已拿起“毽子”。在她脚上, 磨破了边快要漏出苞谷的“毽子”轻盈地如同飞了起来。
愿望:思思想要一个羽毛毽子,当看到有同学踢漂亮的羽毛毽子时,她很羡慕。
愿望
他们的心愿 让人心酸
冬至已过,迎来“数九寒冬”,在山脚下生活的他们,心里有个小小愿望,却很难实现。
小柯(7岁):小柯怕冷,脸上、手上生了冻疮,一暖和就痒。小柯想要一袋雪花膏,洗过脸后能抹一点。
雯雯(13岁):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她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坐在最后一排的她,脚上穿的鞋子早已磨破,想要一双38号的新鞋子。
静静(10岁):父母离异,她跟着奶奶生活,一直想要一件新衣服,可是不敢和奶奶说。
老丁(77岁):5年前儿子在新疆打工时身亡,儿媳改嫁,留下3个孩子。老丁的家里,盖的被子很单薄,他希望有好心人能给他一床厚被子,给孙女的那床破被子换了。
李清和:目前,孩子们仅有一架图书可借阅,他希望,学校能有更多课外读物,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