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睢县孙聚寨乡: 特色种植拓宽农民致富路
走进睢县孙聚寨乡贾庄村时,村头的大舞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舞台前聚满了群众,他们正在观看戏曲表演。这也是村里按照惯例给广大村民准备的文化盛宴。
漫步在贾庄村地头,除了一望无际的麦苗外,还有许多成片的菜田、梨树林等。梨树的栽植时间不算太长,枝干只有手指般粗细,但枝头上却挂满了果实。这些,是村民们用勤劳和智慧换来的。
贾庄村只是孙聚寨乡一个普通的村子,却因为种养殖业的发展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我们不得不提的是,近年来,孙聚寨乡大力开展生态乡村建设,积极发展种养殖业,蔬菜和水果种植、鸡鸭养殖等特色产业搞得有声有色。同时推广种植优质小麦数万亩,建成优质棉种繁育基地上千亩。
生态乡村建设和种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村民致富,乡容村貌也得到很大改观。“我们大力优化乡村环境,增添各种便民设施,同时打造了示范村,引导农民讲文明、树新风。”孙聚寨乡组织委员王长林说。
种出一条致富路
●建成优质棉种繁育基地1200多亩,推广种植优质小麦3万亩,新建一座标准化烟叶烘烤基地,并建成全县唯一的烟叶育苗基地。
秋末冬初,这里的梨仍高挂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光,默默演奏着一曲曲勤劳致富的动人赞歌。
沿着平坦的乡村道路,我们赶往贾庄村的首个探访点——晚秋黄梨种植基地。进入梨园,路的这边,淡淡的果香味扑面而来,大大小小的枝头硕果累累。梨树成行,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景。路的那边,一棵棵小树苗正茁壮成长,林下种着多种蔬菜,长得很繁盛。
“不管是梨,还是林下的蔬菜,都是纯天然的绿色产品,没有用过一点农药,大可放心吃。”说着,贾庄村党支部书记汪昌永摘下一个碗大的梨,让记者尝尝鲜。
3年前,汪昌永承包了38亩土地,种植了梨树。与普通的梨不一样,这种梨叫晚秋黄梨,一年便可挂果,而且挂果集中,3年进入盛果期,亩产达到1万斤。
“这种梨也比较容易管理,果质好,具有保健功效,经济效益也非常好。”汪昌永说,他所种植的38亩梨树,其中的2000多棵已经结果。果实大是晚秋黄梨的一个显著特点,最大的有五六斤重,一般的也有一二斤重。
作为贾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汪昌永,被村民称为“致富路上的引路人”。3年来,在他的带动下,贾庄村的晚秋黄梨从一开始的几十亩发展到300多亩。亩产黄梨1万斤左右,亩纯收入近万元。
“我们的梨不愁销路,又能卖上价,广州、深圳、上海的客商都来收购。前段时间刚一丰收,就有不少外地的客商开着大车来收购。一开始种植的时候,村民们就尝到了甜头,所以大家的干劲儿也很大。”汪昌永说。
目前,贾庄村的晚秋黄梨已经注册商标。梨到了丰产期,他们还对果实进行分类包装。“像个头大点的装在一起,6个梨一箱,一斤能卖到4元钱。一斤以下的价格就低,不过也能卖到1.6元左右。”汪昌永指着村民们用来包装梨的箱子说。
同样的土地,换一种种法,得到的回报可能是翻倍的。这两年,贾庄村周边的一些村庄也开始搞晚秋黄梨的种植,并在小梨树苗林下套种蔬菜,比如白菜、包菜、花菜等。这笔收入也是很可观的。
贾庄村现有3个自然村,2100多人,总耕地面积2300亩。目前,有23户村民进行晚秋黄梨种植。到了梨花盛开的季节,这里总能吸引一群群赏景的人。因为种植业的发展,贾庄村打破了往日的寂静。
在孙聚寨乡,特色种植绝非贾庄村仅有。该乡组织委员王长林说,他们还大力发展烟叶种植、优质红薯种植、蔬菜种植和优质葡萄种植。建成优质棉种繁育基地1200多亩,推广种植优质小麦3万亩,新建一座标准化烟叶烘烤基地,并建成全县唯一的烟叶育苗基地。同时,全乡新发展奶牛养殖专业户42户,发展规模化养鸡户和养鸭户数百户,大大带动了农民创业的积极性,为他们增添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刘六村党支部书记付元光,7年来带领全村群众积极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推广“烟叶+红薯”“烟叶+蔬菜”套种技术,从开始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亩,亩经济效益近7000元,为全村群众找到了一条靠种植发家致富的路子。同时付元光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被誉为“群众致富的带头人”。越来越多的农民发现,种地同样有出路,在家门口做事照样可以大有作为。
村容村貌大改观
●为改善村容村貌,他们从治理乡村环境、规范村民行为、革除陈规陋习入手,集中清理草堆和垃圾堆,制作文化墙,还新建了11个文化广场,全乡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00万元。
问及孙聚寨的乡容村貌建设,王长林决定带我们好好看一看。
漫步在孙聚寨的乡间道路上,眼前总有些东西会引起你的兴致。在一些村落的文化广场,虽然比不上城里的热闹,但也是充满人气,许多妇女还结伴跳起了广场舞,欢声不断。
王长林说,为改善村容村貌,他们从治理乡村环境、规范村民行为、革除陈规陋习入手,集中清理草堆和垃圾堆,制作文化墙,还新建了11个文化广场,全乡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00万元。
示范村的建设突出“靓”。今年,孙聚寨乡把屈楼、董庄确定为美丽乡村示范点重点打造。乡政府为试点村配备了8名保洁员,并建设、配置了垃圾池和垃圾桶。村民可以随时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垃圾随意乱丢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小城镇的品位突出“高”。今年,孙聚寨乡投入40万元重新修整了集镇区东街。“我们把土地利用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拆旧建新规划三规合一,按照‘以拆促建,拆建结合’的思路,小城镇建设改造一期工程——两条长600米、宽30米的步行街已建成投入使用。”王长林说,二期工程临河而建,目前房屋主体已基本完工,投资50多万元的过河桥梁已经建成,乡集镇区富民路也已全线贯通。
此外,总投资960万元共计16公里的乡集镇区至寺前李村、张桥村、司洼村的高标准水泥路已经建成。
“今年,我们乡重点围绕集镇区和屈楼、董楼两个试点村进行建设。集镇区结合小城镇建设、社区转型,开发建设了福源社区,一期工程两条商业街已全部投入使用,商户入住率达80%,市场渐渐繁荣起来。二期工程临河而建,突出商住一体化,徽派风格,总面积2.1万平方米,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全部竣工,今年春节前就可以投入使用,将极大地缓解老集镇区的交通拥堵状况。”王长林说。
在屈楼村,王长林向记者介绍,这里是今年重点打造的示范村,共投入资金65万元,实行村室、便民服务站、文化广场三位一体,修建了广场、文化宣传墙,建起了花架、凉亭,安装了健身器材,成为广大村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同时,结合星级文明户评选,孙聚寨乡将该村作为“五个一”工程示范村,表彰了10名孝老爱亲典型,20名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也得到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