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孙寨遗址发现龙山晚期到周代遗存

02.10.2016  20:11

    孙寨遗址位于 河南信阳平桥 区甘岸办事处孔庄村孙寨村民组。遗址地处淮河上游左岸,右岸即为游河入淮处,也就是《水经注·淮水》篇“淮水又东,油水注之”所在。遗址主要由东南、西北两个台地构成,高出周围约2米。东南台地为椭圆形,东西182~284米,南北152~210米,面积5.2万平方米左右。西北台地近方形,东西 84~127 米,南北114~120米,面积1.3万平方米左右。两个台地周围均有壕沟环绕,现用作鱼塘,两者之间有道路相通。2008年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配合该工程建设,保护遗址免遭毁灭性破坏, 河南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全面勘探,掌握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和遗存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对遗址进行了大面积考古发掘,目前发掘面积4300平方米,遗存年代主要为新石器和西周两个时期。

发掘经过

      河南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在 2009 年和 2014年对孙寨遗址进行过考古调查。2015年2~4月,对孙寨遗址及水库坝体占压区域再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古勘探,搞清了遗址区与坝址区遗存分布状况。在原孙寨遗址(东南台地)西北100米新发现一处遗存分布区,即西北台地,文化层堆积厚0.5米左右。2015年10月组织 工作 人员进驻工地发掘西北台地。依据水库工程进度和移民房屋拆迁情况,首先对西北台地坝基占压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900平方米。本次发掘表明台地东部位于遗址中心区外,遗迹主要为排水沟,西部为遗址中心区,文化层堆积较厚,出土遗物丰富。在此认识之下,2016年4月至6月在台地西部集中发掘700平方米,收获颇丰。第三次发掘区域位于东南台地西部,紧邻1959~1960年发掘鱼塘区域,受限于移民房屋拆迁进度,本次仅发掘700平方米。发掘收获仍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西周遗存分布范围较小。

发掘收获

    新石器时代遗存主要位于新发现的西北台地,发掘面积为3600平方米,出土较多的遗迹和遗物。遗迹包含灰坑 63 座、灰沟 20 条、房址 1 座和陶灶 2座。遗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不见骨器。灰坑平面形状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少量为圆角方形,结构多为直壁平底,壁面光滑。坑内填土主要为灰褐色和黄褐色,灰褐色填土灰坑出土遗物较多。黄褐色填土灰坑出土遗物极少,但此类灰坑特征较为明显,平面近圆形,直径多在3米左右,深度约1米,直壁平底,坑壁规整光滑,内壁明显有疑似半圆形柱洞痕迹,坑底铺有细腻的沙层。如 H42 平面近圆形,长2.58、宽2.26、深1.54米。结构为直壁平底,坑壁较规整。坑内填土为三层,第一层为灰褐色,厚度约 0.15 米。出土少量陶片,主要是腹片,可辨识器型有夹砂罐,纹饰主要是篮纹。该层土色与地层堆积相同,沿口部呈锅底状堆积,较薄,其成因可能是坑内填土下陷后,地层向下沉淀形成。第二层为黄褐色土,土质纯净无遗物出土。第三层为黄褐色细沙层,沙质细腻致密,系经筛选平铺而成。经解剖,发现沙层经过层层铺垫,可分为四层。此类灰坑规模相似,分布集中,建造考究,其用途可能为房基或者窖穴。

灰沟主要分布在西北台地东部,纵横交错,结构为斜壁,圜底近平,窄而浅,出土遗物较少,表明这些灰沟可能作为临时排水所用。G10位于西北台地中部,南北贯穿,沟面较宽,最深处达1.6米,出土遗物丰富,表明该沟系经长期利用。G10东西两侧遗迹截然不同,其东部灰沟密布,西部则为文化层和灰坑,这一现象表明 G10 不仅仅用于排水,可能还起着防御性作用,具有分界意义。

    房址仅在东南台地发现 1 例,编号为 F1。F1 平面形状呈西北—东南向长方形,后期扰乱较为严重,房内 活动 面无存,仅剩下基槽和柱洞。房基长近7.5米,宽约3.5米,由两段基槽和13个柱洞组成。北基槽长3.8、宽0.4、深0.45米;东基槽长2.5、宽0.3、深0.25米,基槽均直壁平底,壁面光滑。柱洞平面多为圆角方形。其中 D2 长 0.55、宽 0.4、深 0.6 米,填土为黄褐色,出土两块碎石块。D6 长 0.45、宽 0.4、深 0.5米。填土为黄褐色,出土一片陶片,为夹砂红陶罐,口沿残。从柱洞分布情况看,西壁分布较为稀疏,可能存在门道。此外,房基东部分布有两排圆形柱洞,间距0.5~0.7米,是否为F1附属建筑尚不能明确。

陶器主要为灰陶,红陶相对较少,褐陶极少,夹砂和泥质均较多。纹饰种类丰富,以篮纹为主,其次为绳纹和磨光黑陶,方格纹、附加堆纹,弦纹等相对较少。器形主要有夹砂罐、豆、瓮、鼎足、平底碗、器盖、盆、陶杯等。圈足盘、鬶足、斝足、甗足发现极少。夹砂罐多为凹圜底,折沿内凹,圆唇上卷,形成盘形口。豆以圈足豆为主,细柄豆相对较少,豆盘均较浅。瓮有敛口瓮和直口矮领瓮,以后者为主,均作广肩,深鼓腹,小圜底内凹。鼎足分为三大类,即锥形足、侧扁足和乳足,乳足发现较少,锥形鼎足有鬼脸鼎足和素面鼎足两种,侧扁足有带按窝纹和不带按窝纹装饰两种。碗多作敞口,斜腹,平底,底部有轮旋痕迹。器盖有覆碗型和钮状器盖两种。石器多为磨制,器类有石斧、石铲、半月形穿孔石刀、石镰、石凿、石镞和砾石等。

    西周文化遗存位于东南台地,此次发掘700 平方米。由于后期 活动 破坏,文化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发掘区南部,堆积厚度约 0.8 米,北部无存。遗迹发现极少,仅有长方形灰坑2座。两灰坑均为直壁平底,坑壁光滑,出土遗物较少,主要为鬲足和口沿。地层出土遗物丰富,器类有鬲足和口沿、甗、豆、罐、盆、瓮等。鬲足均截尖,通体饰绳纹。甗多作卷沿,方唇,鼓腹加饰附加堆纹,甗腰饰带指甲印的附加堆纹,起到加固和装饰作用。瓮形制为敞口、圆唇、束颈、深鼓腹,小圜底内凹。

初步认识

    通过本次考古发掘,我们对孙寨遗址的年代、范围、聚落分区及演变有了初步认识。遗址年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发掘集中在东南台地,发掘收获主要属于西周时期,新石器遗存发现极少。本次发掘集中在西北台地,发掘收获主要属于新石器时代。陶器组合为夹砂罐、平底碗,鼎、豆、直口矮领瓮、器盖,纹饰以篮纹和绳纹为主,方格纹极少。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镞、石铲和半月形穿孔石刀。依据器物形制推断,新石器时代遗存的以龙山晚期为主。

    此外,新发现少量的二里头文化和早商时期的遗物。如大口尊和附加堆纹大口缸残片,以及夹砂红陶缸圈足和口沿。西周遗存以鬲、豆、瓮为主。本次发掘表明,孙寨遗址经历了龙山晚期到西周时期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整个遗址的文化堆积和聚落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遗址变迁和布局 本次发掘之前,孙寨遗址遗存分布区仅限于东南台地。通过调查和发掘表明,西北台地亦是孙寨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两次发掘收获,可以看出孙寨遗址经历了由西北台地向东南台地发展的过程。龙山晚期,人们生活范围较广,西北台地和东南台地均有遗存发现。西周时期仅限于东南台地,西北台地西周文化遗存极少,表明西周时期西北台地已无人居住,居民转移至东南台地生活。西北台地内部具有明显的分区现象。二里头文化和早商时期遗存较少,难以看出布局变化。

    本次发掘灰坑和灰沟较多,通过分析遗迹分布情况,G10以西灰土堆积较厚,人类 活动 丰富,遗迹主要是灰坑,灰沟较少。G10以东则不见灰土堆积,灰沟纵横交错。这些灰沟形制不规整,浅而窄,深约0.5米,出土遗物较少。表明这些灰沟可能用作排水。G10两侧不同的文化遗存面貌,表明台地内部具有分区,G10则为界线。

建造技术 此次发掘的几座灰坑建筑技术鲜明。细沙铺底、内壁立柱在 信阳 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房屋建造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河南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王豪 武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