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取走儿女56万元压岁钱 法院判决:妈妈还钱
原标题:妈妈取走子女56万元压岁钱 法院判决:妈妈还钱
小时候,过年长辈给的红包都被爸妈没收了,心里是不是很不服气?
如果要较真,你完全可以捍卫自己的权益。
乐清一位母亲就因为取走了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钱,被老公和子女告上了法院。近日,乐清法院作出判决,不仅要把钱还给孩子,还得赔偿由此带来的利息损失。
关于压岁钱的那些法律问题
子女的压岁钱只能用在子女身上
奶奶过年给孙子孙女大红包
2002年,乐清女子紫琴(化名)18岁,经人介绍认识了大山(化名),两人结了婚。
2004年2月,女儿出生。2005年4月,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大山在山东做点小生意,收入不太高,3个孩子由爷爷奶奶照料。2012年春节期间,奶奶为了让孙子孙女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个保障,分别给了孙子孙女一个大红包。孙女11万多元,两个孙子各22万多元。
这笔钱奶奶用定期存款的形式分别存在3个孩子的名下,期限5年,年息5.5%。密码由奶奶自己设置并保管,存单则放在紫琴那。
她以监护人名义取走了子女的存款
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俩的感情出现了问题。
紫琴觉得大山太懒,老玩游戏,生活没规律,不管孩子不顾家,这样的日子没法过下去了。
去年7月9日,紫琴一纸诉状递到乐清法院柳市法庭,要求和大山离婚。
但大山不同意,他说自己并非好吃懒做,他有自己的事业,对家庭也尽心尽职。
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夫妻俩并没有到非离婚不可的地步,希望他们以子女为重,好好改善关系。因此驳回了诉讼请求。
原本事情告一段落了。但不久大山发现,子女名下的56万余元存款都不见了。
原来就在提出离婚后的10来天,紫琴去了趟银行。她跟银行说自己要买房子,急需钱,要把子女名下的钱取出来。
当时银行工作人员曾提醒她,钱已经存了2年多了,有7万多元的利息。如果按活期提前支取的话,利息只有5000多元,损失比较大。但紫琴还是执意取了款并存到自己名下。
紫琴并不知道存款密码,她是怎么把钱取出来的呢?据了解,她是凭户口本和自己的身份证,以监护人的身份取款的。
她说只是把钱换了个户头而已
去年12月25日,大山以自己和三子女为原告起诉老婆,要求紫琴返还存款,并赔偿利息损失。
同时,大山还向法庭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已转至紫琴名下的这笔钱。
法庭上,紫琴觉得自己很冤。她说,孩子的钱就是父母的钱,她是孩子的妈妈,是监护人。“我只是把钱换了个户头而已,这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
法院认为,作为监护人,父母应该保护子女的权益。奶奶把钱送给孩子,那么这些钱就是3个孩子的了。父母除非为了子女的利益,否则不得处理子女财产。
因此,紫琴应该把钱还给3个孩子,并且按5.5%的年息赔偿利息损失。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儿时回忆,过年长辈给了很多压岁钱,但最终空欢喜。父母一句“你现在还小,爸妈替你保管”,就把钱温柔地没收了。至于钱最后去哪了,没人告诉你。
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钱就是父母的钱,父母当然可以随意支配使用。
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一来表示,这其实是个认识误区。长辈赠与晚辈的钱,所有权归受赠人所有,父母可以代为保管,但只能有条件地支配使用。
条件就是,所有钱必须用在子女身上,比如给孩子买保险、上学、培训等,不能挪作他用。
从情理上讲,也许不可能这么死板地去操作。但从法律上讲,如果子女跟你较真对簿公堂,子女完全有权让你公开压岁钱的使用明细,并且把你“私吞”的钱要回来。
银行不能让监护人随意取款
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子女银行账户里的钱是归其所有的,父母未经本人同意,无权提取。
但本案中,孩子的妈妈在没有取款密码的情况下,不合常理地提前支取巨额定期存款。她仅凭监护人的身份,就把钱取走了。
银行这么做有没有过错呢?
陈一来表示,银行有个约定俗成的惯性思维,认为父母有权支配未成年子女的财产。这种潜规则和法律规定是相抵触的,存在法律隐患。
做个假设,如果孩子的妈妈最终将钱挪用,导致资金遭受损失,那么银行将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也许有人会问,小孩子那么小,他自己怎么能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呢?
陈一来建议,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财产权益和银行自身的交易安全,银行针对监护人取款应设立一定的前置条件。
比如,设立合理取款额度,父母如提取大笔款项,应提供使用在子女身上的证明;10周岁以上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辨别能力,涉及修改密码等重大事项,需孩子本人在场并同意。
阅读延伸
那些由压岁钱引发的官司
11岁儿子为1300元压岁钱状告老爸
2008年,11岁的宁波男孩小武将老爸董先生告上了法院。小武说,他过年收到的1300元压岁钱都被老爸拿去了,他要了几次都没要回来。
其实现在的小孩子自主意识强多了。小武说他自己就有银行账户,他有能力管好自己的钱。
考虑到这是一场家庭矛盾,为了避免激化矛盾,法官力主调解。最后双方达成协议:1300元压岁钱归小武所有,由董先生以小武名义存入银行,存单由董先生保管,存单密码由妈妈设置。在小武18周岁生日当天,董先生将存单交给小武。
夫妻打官司争夺儿子5万元压岁钱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小孩子收到的压岁钱越来越多,已经不是小数目了。父母平时一般不会为孩子的压岁钱起争执,但如果闹离婚就难说了。
2006年,青岛一对夫妻闹离婚,争议的焦点就是儿子账户里的5万元压岁钱。
在离婚前,老公把存折挂失,提走了压岁钱。于是,老婆张女士和他打完离婚官司,又打起了压岁钱官司。
法院判决,钱的所有人是毛毛,应该把钱还给孩子。由于离婚后毛毛判给了张女士,张女士可以作为监护人管理这笔钱。
孩子的红包应该怎么存?
逢年过节孩子收到的红包,父母怎么处理更合理呢?
陈一来说,这要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很多亲友基于人情往来送的红包,有来有往的,父母可以把这些钱扣除。剩下的主要是长辈给的红包,这些钱是长辈送给孩子的,归孩子所有。
长辈的红包父母最好存在孩子的名下,并规划好用途,用于子女培养或资金增值。等孩子自己有能力用钱了,父母应该充当好监管者的角色,让孩子学会合理用钱,学会理财。比如教孩子自己存钱,买学习用品,买保险,献爱心等。
【责任编辑:王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