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做好民族工作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

20.11.2014  18:4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分析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着眼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重大论断,鲜明指出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创新点、着眼点、发力点,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体会,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贯彻好,首先就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重大论断领会好、把握好,真正融汇贯通到我们民族工作的整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核心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众志成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讲,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始终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

  人心凝聚是国家和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各民族团结一心,就能形成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文化,就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几千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彼此交往特别是近百年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共同开拓祖国疆域、共同捍卫祖国统一、共同繁荣发展,形成了源远流长、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思想,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血肉联系。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所以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无数挑战与威胁却一次次战胜灾难、渡过难关,终于形成56个民族的中华大家庭,从根本上讲,靠得就是这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

  历史经验表明,做好民族工作不能只靠物质力量,精神力量同等重要。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团结群众、争取人心作为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重在交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实行一系列顺民心、得民意的方针政策,从而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完全可以说,同古今中外相比,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最好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是最好的,这是我们党始终得到各族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巩固扩大的根本所在。

  当前,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对各族群众来讲,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民族团结奋斗梦、民族繁荣发展梦。实现这样的宏图大志,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坚不可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靠的就是各族人民人心相聚、手足相亲、齐心协力,归根到底,靠的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民族工作必须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多做争取人心、调动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引导人们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最大限度地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托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全面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精辟概括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科学内涵,提出了“八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这“八个坚持”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根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核心就是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顺应民意、符合人心的正确道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各族人民早已共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制度层面上实现了民族平等;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力,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民族地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实践证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是一条团结各民族之路、繁荣各民族之路、发展各民族之路,符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符合我国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要求,符合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一些国家民族矛盾加剧,民族意识、分裂意识上升,对我国产生较大影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过程中,一些地区民族隔阂加剧,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日益增多,一些地方民族关系紧张,民族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对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党的民族方针政策提出一些不同认识和看法。要看到,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处理民族问题失当,教训十分深刻,苏联一分为十五,南斯拉夫一分为六,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而中国却风景这边独好。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找到并始终坚持适合我国实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族工作做得都是最成功的。

  做好团结群众、争取人心的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上来,坚定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教育和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放各民族、振兴各民族,只有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才能繁荣各民族、发展各民族。越是面临复杂形势,越是面对各种质疑、挑战,越要增强政治自信和战略定力。利用西方的民族理论来否定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错误的,利用苏联、南斯拉夫的民族问题来攻击我们党的民族理论是错误的,利用当前一些民族问题特别是民族分裂势力的破坏活动怀疑甚至诋毁党的民族理论、方针、政策也是错误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动摇。                                     

   扎实做好团结群众、争取人心的重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凝聚不住人心,一切都是空转。”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必须着眼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相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改善民生与凝聚民心相结合,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实到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上、落实到促进民族团结上、落实到争取人心上,增强各族群众对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一,要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中争取人心。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近年来,民族地区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东部地区,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总体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与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由此产生的心理失衡和心理落差也影响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使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具有决定性意义。

  当前的关键,就是要切实解决经济发展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应该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个过程,但在改善民生上完全可以集中力量加以推进。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强调要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以扶贫攻坚为重点,以教育、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着力点。这样做,就是要雪中送炭解决民生实际问题。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战略重点第一是就业,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就业第一,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社会。第二是教育,这是推进民族团结、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群众竞争力弱、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把这两件大事抓好,让各族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

   第二,要在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中争取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历史告诉我们,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应该说,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大团结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旋律、正能量。同时也要承认,由于历史上积淀的一些民族隔阂和民族歧视没有完全消除,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过程中,一些地区民族隔阂加剧,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日益增多。历史和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导致一些地方民族关系紧张,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面临一些新情况新挑战。

  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严肃纠正违反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言论、做法。加强教育、感化工作,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民族团结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深刻道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要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

   第三,要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争取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要素的流动性显著增强,各族群众经济关系更加紧密,共同利益不断增多,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良好条件。同时,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期、深水区,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对各族群众价值观念带来影响。特别是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没有改变,目的就是与我争夺群众、争夺人心,瓦解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面临严峻挑战。

  做好民族工作,最长远、最根本、最需要下功夫的是增进各民族的思想认同、情感融合。必须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作为战略任务,把筑牢主心骨、增进认同感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引领各族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聚精会神建设伟大祖国,心情舒畅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四个认同”等战略任务。把这些任务贯彻好、落实好,关键是要找准民族工作与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切身利益的结合点,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方式方法和手段,切实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真正把工作做到各族群众的心坎上、心窝里。

   第四,要在依法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中争取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照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这些年来,市场经济、城镇化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民族地区传统的相对封闭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大增强了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性,加快了散杂居趋势,同时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也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少数地方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传统文化尊重包容不够,有的地方对特定民族群众搞特殊检查、拒住拒载,个别基层干部法治观念不强,依法办事、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不足,客观上造成群众心理伤害,增加了部分民族的心理隔阂。

  解决好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管理民族事务的能力,把民族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实施依法管理。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坚决消除民族歧视,纠正损害民族利益、伤害民族感情的措施,严密防范各种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发生。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及时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的案事件,对极少数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对搞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动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打击。要充分尊重民族差异,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好感,注重融化人心。要切实加强服务管理,多做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工作,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心情舒畅地融入城市,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第五,要在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中争取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办好民族地区的事、做好民族工作,要靠好干部、靠好作风。这些年来,民族地区广大干部忠于党的民族事业,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方针政策,总体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一些干部中也不同程度存在“四风”和贪腐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民族感情,激化社会矛盾,造成了群众的对立情绪,解决不好还会成为破坏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

  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要巩固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持之以恒地解决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赢得各族人民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对土地征用、矿产资源开发、工程招投标等领域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对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干部任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肃处理。教育各级干部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良好作风,切实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更好地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前进。

   切实把团结群众、争取人心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抓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的全面落实,是民族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强领导、科学筹划、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一,要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的高度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 中央召开民族工作会议,这是关系民族工作全局、根本和长远的大事。民族工作部门要先学一步,先行一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使民族工作思路更清晰、重点更突出、措施更有力。要动员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学习民族法律法规,学习民族知识和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制定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共同把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以实实在在的措施赢得各族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第二,要动员各有关力量共同做增进民族感情、凝聚人心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各地各部门的共同责任。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族工作部门认真履职、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协同参与的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动员各成员单位、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通力协作,加大对重要政策、举措和要求落实的协同推动力度。要坚持走民族工作社会化的路子,最大程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动员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一起共创共建,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第三,要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工作要见物,更要见人。做民族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摆正同群众的关系,带着对各族群众的真挚感情,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形成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良好导向。要积极回应各族群众关切,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帮助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要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通过耐心细致、润物无声的工作,把各族群众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引导各族群众跟党一条心、坚决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