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奶业升级之路 莫被倒奶遮蔽眼

20.01.2015  12:36

近日,个别小散户奶农“倒奶”的辛酸故事在部分媒体的报道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近年来,在国家政策以及乳企做大做强目标的引领下,中国乳业正在积极转型升级,以期获得更好发展态势。而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奶牛养殖却呈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大型乳企主导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稳步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散户养殖模式却因自身种种问题日益举步为艰。这令人不得不发问: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出现的“倒奶”个案是否正常?该如何为这些“辛酸”奶农寻找出路?

对于这些“辛酸倒奶”的奶农,《人民日报》做了一个实地调查采访,结果显示“极个别奶牛养殖小区内部分奶农的少量鲜奶被倒掉,属于个案,绝大多数小区奶农的鲜奶还是能正常交售到乳品企业的。”这表明,出现“倒奶”窘境的奶农纯属个案,占中国整体奶农的比例微乎其微,无法代表中国奶农的整体生存现状。而这一群体之所以能获得媒体舆论的关注甚至同情,关键不在于他们的数量,而是他们的身份。

一位乳业专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可以断定,‘倒奶’奶农都是奶牛养殖散户,而非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养殖户。这些散户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经营管理不规范、竞争能力较低、生存空间狭小。为了维持正常的生计,他们难免会通过设计一些夺人眼球的悲壮片段或者将责任直接推向乳企拒收,以此制造矛盾,吸引社会舆论的关注,试图获得一定的生存空间。”

其实,这些藏匿着特别动机的舆论引导并不能使得奶牛养殖散户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专家看来,“倒奶”对于散户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必然性,根本在于他们能否放弃曾经的发展模式,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养殖模式转型。

一位业内观察人士介绍道,“散养户由于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理念,养殖效益明显偏低,很难消化近些年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再加上对奶牛疫病防治不力和生鲜乳质量把控不严,生产出的原料奶常常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由于品质等问题,他们始终没有稳定的、可靠的销售渠道。早期,由于一些地方性中小乳企尚能在夹缝中存在以及国内市场缺原奶,他们成为了大量散养户的原料奶的主要收购方。近年来,行业竞争不断加强,消费者对乳品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导致地方性中小乳企失去了最后的生存空间。在新的供求关系影响下,散养户面临‘倒奶’的窘境实则是市场优胜劣汰法则的使然。”

可以说,散户“倒奶”的背后是他们和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之间存在的距离。当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规模化集约化已经成为奶牛养殖的大方向,直接决定着原料奶的品质以及养殖户的市场竞争力。

为此,乳业专家给予了散户明确的建议:“规模化、集约化是奶业养殖的发展方向,奶农唯有改变既有的发展模式,融入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之中,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要真正实现这种模式,大型乳企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大有可为,重点是建立一种乳企和奶农的新型关系。而伊利等大型乳企已经为此探索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

在中国乳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伊利、光明、三元等国内大型乳企一方面加快发展自有奶源,另一方面还积极带动奶农从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的方向转变,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扶植,使不少奶牛养殖户发展成为标准化的家庭牧场,提升了经济收益。

仅以伊利为例,该企业始终从严把关原料奶质量,并且积极投入众多资源,帮助奶农实现现代化转型,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道路,不断增加奶农的经济收益。据了解,伊利积极帮助奶农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牧场,建立标准化牛舍、卧床、恒温饮水槽等硬件,同时主动面向奶农推广标准化养殖操作规范,更通过开设奶牛田间学校、引入联合国模式,对奶农进行科学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同时,伊利还大力推广全混合日粮搅拌车和全株青贮,并且累计发放融资款100亿元以上,帮助奶农购牛以及改善硬件等等。上述有效的举措使得奶牛的单产显著提高,原料奶的质量达到甚至超过欧美标准,经济效益获得大幅提升。

对此,业内人士评价道,以伊利为代表的大型乳企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面的作为,成功打造出中国奶源建设的样本,对乳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提升了中国乳业的国际竞争力。

【责任编辑:王利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