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奖学金引争议 不能只偏重于精神奖励
“奖学金居然只有一块钱。”7日,一位苏州大学的学生在网上吐槽,“还不如不发呢。”最近,苏州大学的奖学金成了热词,今年,不论是“学习优秀奖”还是“专项奖”,该大学各个学院的奖学金金额统统都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12月8日现代快报)
又到一年考试季,各种种类等级的奖学金再度成为了高校圈的热议话题,而苏州大学推行的“一元奖学金”制度,更是凭借其特立独行的一元奖励额度在学生内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讨论。
毋庸讳言,国家设立各类奖学金的根本初衷,不仅是为了激励高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作为一种教育福利,尽管高校奖学金面向的人群是全体高等教育的在校生,但主流的受益人群往往以家境贫困的寒门学子为主,真正对求学生活与学习产生切身影响的也正是这些贫困学生,也只有这部分特殊群体对奖学金的变动与改革更为敏感、更为在乎,也更为关心。
客观而言,不分种类、不问等级的一元奖学金制度,只能算得上一种象征性奖励。就当下的生活消费水平来看,区区1元的奖励额度,确实显得太过“小气”,不如不发。从激发求学热情与进取心的角度出发,“一元奖学金”显然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与创造性的培养。从报道中我们不难得知,苏大改革后的奖学金分为四个档次,不管是在奖项的设定还是获奖比例上,都未出现多大的变动,但在奖励额度上却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那就是除了荣誉证书之外,获奖学生不分种类、不论等级,都只有象征性的一元钱奖励。经过相关人员的释疑,尽管取消的这部分奖学金总额高达500万元,但却并非是为了节约成本而变相压缩学生的奖励福利,而是转投到了学生出国交流学习的基金账户上,不但如此,反而还追加了等额的本科生奖助学金额度。纵然,降低奖学金总额转而增加学生出国交流基金,这一增一减之间,本质上并没有多大区别,都是用于教育事业,但对绝大多数学生尤其是贫困生来说,削减的奖学金制度却成为了一种纸上奖励。原因就在于,贫困学子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这间接影响了当地的英语教育水平,也就注定了贫困生英语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现实与无奈。根据苏大现行的《本科生出国(境)交流奖学金实施细则(试行)》,抛开其他因素不说,单就“英语成绩符合国外大学入学要求”这一条规定,恐怕已经拖了不少贫困生的后腿。如此,又谈何激发热情培养创造力?又谈何教育的公平与正义?
据悉,囿于部分学生将“获得奖学金”作为求学最高目标的功利思维与畸形求学观念,校方削减甚至取消物质奖励,实属无奈。不容否认,通过“一元奖学金”,高校学生固然可以收获“精神奖励”、“荣誉奖励”等精神慰藉,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内心的责任感与上进心,但如果奖学金制度只偏重于精神奖励,不仅不能有效满足贫困学生的现实需求,更难以形成一种比学赶帮的浓厚学习氛围与求学正能量。必须承认,当下的社会环境本就充满了现实与功利、物质和欲望,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普通的社会人尚且都做不到完全抵挡物质与功利的侵袭,我们又如何要求这些象牙塔的学生们独善其身“自我绝缘”呢?
说到底,当事校方推行“一元奖学金”制度的出发点也许还是好的,但却没有实施的前景与空间。“一元奖学金”不能只偏重精神激励而忽视了物质奖励,有关方面只有结合当前的消费水平和各地的奖学金行情,给奖学金制度一个合理的“定价”“定位”,才能激发高校学生学习求知的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靳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