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央视如此看重河大抗战流亡办学史!
在“一二·九”运动8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反映河南大学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坚持敌前办学、保存民族文化的纪录片——《烽火育才记——抗战中的一所流亡大学》将在CCTV-10播出,具体时间为:12月6日22:00首播,次日14:19重播。敬请广大师生、校友和关心支持河南大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观看(如有变动,以实际播出时间为准)!
[历史链接|纪念百年校庆]
2012年,河南大学百年校庆前夕,为了真实的记录河南大学的艰辛办学历程,反映河南大学百折不挠的办学精神,中央电视台摄制组途径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洛阳潭头、南阳荆紫关、西安、宝鸡等地实地拍摄留存下来的建筑物,采访见证人,历时五个月,用大量的详实史料,制作完成了纪录片《烽火育才记》,于当年9月16日在CCTV-10《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当时,我校师生通过电视、互联网及校园大屏幕纷纷收看。
当时师生关注盛况——万人空巷
仅仅过去三年,央视又改版播出《烽火育才记》,央视如此看重河大抗战流亡办学历史,究竟是为了什么?下面就让小编带你一起走进那段难忘的历史!
[深度揭秘| 央视关注的背后]
一段荡气回肠 可歌可泣的故事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不但妄图从政治、经济、军事上控制、掠夺和占领中国,而且丧心病狂地大肆轰炸平、津、沪等地的高等院校和文化设施,以铲除华夏文明的根基,从精神上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
河南大学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大学之一,她立足中原,辐射华北、西北,在20世纪30年代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国民政府从1937年下半年起,将原本集中于平、津、宁沪以及东南沿海城市的高等院校向西南或西北大后方迁移时,河南大学却选择了留在河南与父老乡亲共赴国难,抗战8年时间里,有7年坚守在抗战的最前线,经历了武汉会战,中原会战和豫南鄂北会战。
在阴霾血腥的中原战区,河南大学独树一帜,延揽了一批名师,严格教学管理,按照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保证上课时数,以7万余册图书在当时的大学中名列前茅,仪器设备之齐全也为不少学校艳羡。所以尽管是在战时,河南大学却维持着较高水平的教学水平,在教育部各项考绩和竞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由省立改为国立。
(河南大学抗日期间流亡办学路线图)
(平汉铁路修到鸡公山下,河南大学师生就是从这里登上鸡公山,来到了抗日流亡办学第一站)
(国民政府批准河南大学为国立的指令)
(国立河南大学校徽、学生证)
(河南大学1943届文史学系毕业同学在潭头合影)
一脉薪火相传 明德新民的河大精神
抗战烽火中的河南大学就像钢铁战神,以血肉之躯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守护着华夏文明的源头和根脉。
抗战烽火中的河南大学就像汹涌澎湃的洪流,所到之处总要宣传、发动和组织民众,掀起抗日救亡的滔天巨浪。
抗战烽火中的河南大学就像一座烈火熊熊的熔炉,锻造出了1400多名毕业和在校就读的抗战建国人才。
抗战烽火中的河南大学就像文军远征,沿途播撒科学、民主的种子,促进了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八年流亡办学,河南大学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铸成精神的丰碑。
透过河南大学前辈们瘦削孱弱的背影,人们可以看到河大人的担当。这种担当不仅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也是河大人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强烈历史责任感的自觉行动。河南大学与其他高校一起在腥风血雨中用铁肩支撑着即将倾倒的华夏文明大厦,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维护和接续了中原文化血脉。抗战胜利河南大学返回开封后的1946年,已经发展为占地2000亩,拥有近2000名各类学生的国立大学。
百年以来,河南大学在中原这块热土上开疆拓土,辛勤耕耘。她勇于担当,敢于牺牲,乐于奉献,化泥护花,敢于创新,虽几经凋零,却总能重新繁育出知识的森林,成为中原文化的守护者和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源头与母机。如今她又继续发扬着百折不挠和敢于创新的河大精神,积极投身于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去。
(陈梓北对校歌进行修改的手稿)
岁月荏苒,风云变幻,60多年过去了,这牌匾仍完好无损地保存在陕西省商南县赵川镇黑沟村,它记载着河南大学抗日流亡办学的艰苦历程,记载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恶行径,记载着赵川人民维护文化的光荣历史。
郝象吾撰写《国立河南大学复校纪念碑》文并勒石立碑。2015年,学校又在校园里树起这座国立河南大学复校纪念碑,以弘扬河大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之精神,追慕前辈先贤坚毅卓绝之气质,激励河大师生勤勉奋发之意志。
(河南大学抗战时期潭头办学旧址纪念馆开馆)
(河大师生祭奠潭头惨案中遇难的师生)
[佳片有约|重温烽火育才光影]
央视10套,12月6日22:00,12月17日14:19,与你相遇荧屏前,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不能忘怀的历史!
(部分图文转引自陈宁宁《抗战烽火中的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