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外贸11条“套种”之谋:利外汇更利银行

13.06.2014  12:25

  专家表示,我国的外贸结构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一方面应加强高端消费品和高端技术的进口,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并出台配套措施

  见习记者乔誌东

  “目前,我国正步入经济转型的深水区,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在投资乏力、消费支出疲软的情况下,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投资与出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基于这样的背景,央行推出了一系列提振外贸的11项政策,一方面,这是央行贯彻落实国务院的要求,另一方面,这也是金融企业转型升级的利好政策。”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刘学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19号),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央行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11条措施,包括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外贸的支持作用、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等。针对这11条措施的影响,刘学智认为可以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

  “在这11条政策中,有关扩大出口金融企业的信用担保以及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流动性等类似的措施,短期内或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刘学智说,但是类似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以及利率市场化等,都是长期目标,所以综合来看,这11条是金融企业发展转型的综合性政策指导。

  针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意见》中指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灵活运用流动资金贷款、进出口信用贷款、保理贷款、票据贴现、押汇贷款、对外担保等方式,加强对有订单、有效益的进出口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信贷支持,促进小微企业出口。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推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区域集优票据、信用增进等多种创新相互配合,拓宽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进出口企业融资渠道。

  日前,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中国外贸处于“结构性困境”中,在外汇储备额度不断扩张的情况下,中国外贸亟须向上游价值链转移升级,以避免在全球分工中“被锁定”的风险。

  根据海关总署外贸数据显示,2014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其中,5月份,我国出口额达1954.7亿美元,同比增长7%;进口额为1595.5亿美元,同比下降1.6%;贸易顺差359.2亿美元,扩大74.9%,高于预期的226亿美元,达到自2009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据记者观察,前4个月贸易顺差2154亿元,同比下降42.9%,所以5月份反弹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贸下滑的幅度,总体看,前5个月出口额仍同比下降0.4%,比去年同期下滑13.9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的外贸结构确实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刘学智表示,从外部因素来看,中国仍在延续90年代以来以加工贸易为代表的低附加值分工,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外贸结构有所转变。但是在发达国家经济企稳回升的情况下,中国出口受到一定的冲击,如美国页岩气开采导致制造业回流、东南亚、拉美等国家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国际产业资本等。从内部因素来看,如受环境、劳动力、低价等要素制约,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受阻,一方面中国不应再以出口为导向,而应加强高端消费品和高端技术的进口,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并结合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来出台配套措施。